鹊桥仙(其三)八月二十八日寿唐子才

中秋过了,重阳将近,正是一年佳处。

枨黄橘绿总寻常,看丹桂、馀香再吐。

胸中星斗,笔端风雨,定约蟾宫高步。

赐袍归带御炉薰,共岁岁、斑衣戏舞。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翻译

中秋节已过,接近重阳节,正是美好的时节。
金黄的橘子和碧绿的柚子平常常见,但看那丹桂又散发出余香。
心中怀揣星辰,笔下流淌风雨,我定要登月宫高处漫步。
穿上皇帝赏赐的袍带,带着御炉熏香,我们共同庆祝,年年穿着斑驳的衣服嬉戏舞蹈。

注释

枨黄:形容金黄色的橘子。
丹桂:指桂花,因其秋季开放,颜色红黄,故称丹桂。
蟾宫:月亮的别称,古人常以之象征仙境。
斑衣:指老年人的衣服,因布满斑点而得名,此处寓指老年欢庆。

鉴赏

这首《鹊桥仙·其三》是宋代诗人管鉴为唐子才在八月二十八日寿辰所作。诗中表达了对时节更迭的感慨,中秋已过,重阳将至,正值一年之中美好的时光。诗人以寻常的枨黄橘绿和丹桂余香描绘出秋意渐浓的景象,寓意着生活的平淡与美好。

"胸中星斗,笔端风雨",诗人寓言自己才情横溢,如同笔下能生风雨,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美和期许。"定约蟾宫高步"则象征着对唐子才登高望远、追求卓越的祝愿,希望他能在文学之路上更进一步。

最后两句"赐袍归带御炉薰,共岁岁、斑衣戏舞",通过想象唐子才得到朝廷恩赐,穿着带有御炉香气的袍服,与老友共度欢乐岁月,斑衣戏舞的画面,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晚年生活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抒发,体现了宋词的婉约与深沉。

收录诗词(65)

管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徙临川(今江西抚州)。范成大制置四川后东归,道经峡州,时为峡州守,见范成大 《吴船录》。淳熙十三年(1186)任广东提刑,改转运判官,官至权知广州经略安抚使。词题所署干支,最迟者为甲辰生日,盖淳熙十一年(1184)。有 《养拙堂词》 一卷

  • 字:明仲
  • 籍贯:龙泉(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73

相关古诗词

鹊桥仙(其一)

中秋重九,等闲虚过,多病全疏酒盏。

初寒时候试新醅,正好为、霜螯持满。

诗情未减,酒肠宽在,且趁尊前强健。

百年三万六千场,试屈指、如今过半。

形式: 词牌: 鹊桥仙

蝶恋花.辛卯重九,余在试闱,闻张子仪、文元益诸公登舟青阁分韵作词。既出院,方见所赋,以“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尚馀并字,因为足之

楼倚云屏江泻镜。尊俎风流,地与人俱胜。

酒力易消风力劲。归时城郭烟生瞑。

幕府俊游常许并。可惜佳辰,独阻登临兴。

妙语流传空叹咏。一时珠玉交相映。

形式: 词牌: 蝶恋花

醉落魄/一斛珠(其三)后两日,再拉同官,席上用前韵

寒欺酒力。一番风雨花如摘。酴醾不与群花敌。

笑吐清香,独自殿春色。春愁惟酒消除得。

何妨常满坐中客。因花更把光阴惜。

莫待春归,空对花梢忆。

形式: 词牌: 一斛珠

醉落魄/一斛珠(其二)三月十日赏酴醾,时坐客沈、赵与余将终更花干复议归蜀醉中口占

春愁无力。酴醾娇软难禁摘。风流彻骨香无敌。

积玉团珠,明月夜同色。花时易失欢难得。

尊前半是将行客。为花一醉何须惜。

明岁花时,何处谩相忆。

形式: 词牌: 一斛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