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歌

吴儿鸣橹吴波里,作劳耳热歌声起。

初犹哇咬杂吁嚱,后方激讦如怨詈。

芳洲日夕西风来,含情宛转声更哀。

君不见杜老行吟曲江曲,楚臣羁思蘼芜绿。

世知忠义铸伟辞,不知正是阮籍唐衢哭。

吴时明月梧宫秋,月光曾照吴王愁。

国人悲怜子胥死,写出高台草荒麋鹿游。

词亡千古留遗调,南楫北帆昏复晓。

尽知往事祇苍烟,渺渺漫漫飞白鸟。

形式: 古风

翻译

在吴地的湖面上,划船人挥动着桨,歌声伴随着劳动的热浪升起。
起初,他们的歌声嘈杂而断断续续,像是叹息和抱怨;后来,变得激烈而像在诉说怨恨。
傍晚时分,西风吹过芳洲,歌声婉转,更加凄凉。
你可曾知道,杜甫在曲江边吟唱,楚国臣子的羁旅之思如同蘼芜草般郁郁寡欢。
世人只知忠义能铸就壮丽诗篇,却不知这歌声正是阮籍、唐衢那样的哀哭。
吴国的明月照耀着古老的宫殿,那时的月光也曾照亮吴王的忧愁。
国民们悲叹伍子胥的死,他的故事被写入高台上,草木荒芜,只有麋鹿游荡。
尽管千百年来词已消亡,但那旋律仍在,无论是南来的舟还是北去的帆,昼夜交替中回响。
人们只知道过去的故事淹没在苍茫烟雾中,只有那飞翔的白鸟见证了这一切。

注释

鸣橹:划船摇橹。
吴波:吴地的湖面波浪。
哇咬:嘈杂的叫声。
激讦:激烈而尖锐。
羁思:羁旅的思念。
遗调:遗留下来的曲调。
南楫北帆:南来北往的船只。
苍烟:苍茫的烟雾。
渺渺漫漫:广阔无垠。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释善珍的《吴歌》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劳动者的生活场景。诗中通过吴地船夫在湖面摇橹时发出的劳动号子,展现了他们辛勤工作的艰辛和情感的起伏。起初,歌声嘈杂,如同抱怨与叹息;随后,随着情绪的激荡,声音变得像哀怨的责骂。诗人巧妙地将这种劳动歌曲与杜甫的行吟和楚臣的羁旅之情相联系,暗示了歌曲中蕴含的深沉情感。

接着,诗人借月光下的吴宫,表达了对吴王和伍子胥悲剧命运的感慨,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怀旧。最后,诗人感叹词章虽亡,但其旋律和情感却流传千年,如同南来北往的船只,昼夜不停,而往事只能在苍茫烟波中被白鸟所承载,留下无尽的遐想。

整首诗以吴歌为线索,融合历史典故和个人感受,展现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民间艺术的深情赞美。

收录诗词(160)

释善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寿曾大监

公家中朝第一人,一门兄弟皆朱轮。

公材吏能固无敌,笔端亦自回千钧。

我生不识平津阁,晚识老监犹绝伦。

长松阅世傲云壑,万牛回首山嶙峋。

清都梦断薄冠冕,三生髣髴贺季真。

岿然灵光独殿鲁,闲似商皓深避秦。

园林阴成钟鼓乐,风波不骇鸥鹭驯。

千卷赐书善和宅,万金买石平泉春。

古来此事总输公,六环金带何足珍。

封胡岁岁捧寿樽,蟠桃积核齐昆崙。

形式: 古风

和忠献堂诸官韵

魏王为将过颇牧,转佐功高萧相国。

洗光日毂上天衢,海宇竦瞻如立鹤。

定储不用招四老,知公狐鼠视产禄。

青苗一疏更奇伟,时宰喙硬心愧服。

当时元老不在廷,中外知非宗社福。

至今荒棘没铜驼,志士泪尽以血续。

故祠金貂色已暗,英风可扫炎海酷。

尚想乔岳初降灵,凤采龙文照山麓。

闻孙来补翁祖处,玉题绣井新前躅。

落成举杯文字饮,高台何必糟丘筑。

百年往事陵谷改,故国苍然但乔木。

公归补衮居上前,谏草家藏皆可覆。

才如苏梅宇内少,流落应怜犹未复。

晓枝蝶闹不足云,晚节要看秋圃菊。

形式: 古风

和徐国录韵

当今称文宗,斗南一和仲。

掣鲸力倒海,兰苕不同梦。

百年日苦短,千载事谁共。

赋诗推义山,论旧数季重。

客持邀我读,欢喜蹋破瓮。

疾抄畏纸尽,饥诵忘浆冻。

欲传换骨方,伎工恐无用。

涂窗谩成鸦,过门任题凤。

唐僧句月鍊,一步不敢纵。

高参鬼仙吟,下比古佛颂。

湖江大国楚,宫阙天府雍。

小大材则殊,未易求折衷。

公文如珠玉,盛世盍包贡。

一鹗剡交腾,万牛挽难动。

造物或困之,郁怒使快痛。

晋康名远郡,侯印亦久弄。

蜃嘘横跨海,龙潜中兴宋。

年丰粳稌多,守醉宾客从。

时时写乌丝,虹光穿屋栋。

祖帐在何时,行色当倥偬。

相期远公社,后会邈澒洞。

拟办酒碗招,更出虎溪送。

形式: 古风

征妇怨效张籍

前年番兵来,郎战淮河西。

官军来上功,不待郎书题。

淮河在何许,妾身那得去。

生死不相待,白骨应解语。

天寒无衣儿啼苦,妾身不如骨上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