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海棠.闺月

良宵故故青天满。最无情、二十四回转。

斟酌姮娥,耐孤栖、怎生消遣。

金波耿,冷浸红楼翠馆。玉阶如水花阴乱。

影儿单、生怕风吹断。寄语浮云,把冰轮、早些推碾。

窗儿黑,遮了朦胧睡眼。

形式: 词牌: 月上海棠

鉴赏

这首《月上海棠·闺月》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月夜中的孤独与思念之情。词中以月亮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主人公内心的寂寞与对远方之人的深深眷恋。

“良宵故故青天满”,开篇即点明了夜晚的宁静与美丽,青天满布,暗示着一个适宜抒情的环境。“最无情、二十四回转”,月亮的轮回似乎无情地提醒着时间的流逝,加重了主人公的孤独感。“斟酌姮娥,耐孤栖、怎生消遣”,借嫦娥的形象,表达了主人公对于孤独生活的无奈与挣扎,她试图寻找一种方式来排遣这份孤独,但似乎无从下手。“金波耿,冷浸红楼翠馆”,金黄的月光洒在红楼之上,映照出一片冷寂,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玉阶如水花阴乱”,月光下的台阶如同水面一般,花影摇曳,增添了几分迷离与哀愁。“影儿单、生怕风吹断”,主人公的影子在月下显得格外孤单,她害怕这唯一的陪伴也会被风吹散。“寄语浮云,把冰轮、早些推碾”,她向天空中的浮云诉说,希望它们能帮助她将月亮推碾,以期改变当前的孤独状态。“窗儿黑,遮了朦胧睡眼”,最后,主人公在黑暗中沉入梦乡,或许在梦中能找到一丝慰藉。

整首词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体现了清代文人词作中常见的婉约风格。

收录诗词(182)

汪懋麟(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六四o年至一六八八年]字季角。生于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七年,年四十九岁。康熙六年(公元一六六七年)进士,授内阁中书。因徐乾学荐,以刑部主事入史馆充纂修官,与修明史,撰述最富。吏才尤通敏。旋罢归,杜门谢宾客,昼治经,夜读史,日事研究,锐意成一家言。方三年,遽得疾卒。懋麟与汪楫同里同有诗名,时称“二汪”。著有百尺梧桐阁集二十六卷,《清史列传》行于世

  • 号:蛟门
  • 籍贯:江苏江都

相关古诗词

柳腰轻.观女剧赠月娘

团云队里灯烟暖。梁尘起,春莺啭。

锦靴纱帽,柳眉星眼。就里雌雄难辨。

藏轻凤、罗帐须垂,护飞鸾、晚风偏颤。

不用仙盘频劝。奏新声,月华堪羡。

丹脂微晕,翠翘高耸,杜牧筵前惊见。

饮三爵、忽发狂言,笑颜开、紫云回面。

形式: 词牌: 柳腰轻

一丛花.虎丘生日自寿

先生今日又生辰。何幸作閒人。

扁舟正泊苏台下,虎丘寺、无限芳春。

踏草心情,烧香时节,蛱蝶绕罗裙。

美人嘘气总如云。兰麝暗纷纷。

玉箫金管随风度,多应是、劝我开尊。

不羡神仙,岂须富贵,醉后但称臣。

形式: 词牌: 一丛花

洞仙歌.宗定九寄词为家大人寿依韵赋谢

冰花乱剪,洒上元时节。带雨春灯欢乍歇。

洗辛盘初试,青韭黄柑,前上寿、又早春王正月。

感君传尺素,细写红笺,持向高堂二人说。

但少雪儿歌,调比霓裳,不羡词坛豪杰。

问才子、东原几时来,好共看楼头,早梅残雪。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百媚娘.有赠

绝代吴娘缥缈。豆蔻芳年还小。

脸际芙蓉含素月,肌理停匀真少。

一尺凤皇高髻子,钗滑乌云绕。汗湿红香偏好。

谁道玉环肥了。素腕抽来当凤枕,自分温柔堪老。

薄醉横眠娇欲恼。笑把春肤咬。

形式: 词牌: 百媚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