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偈(其八十九)

佛教本无妄,句句须论实。

尅己饶益他,俗所谓阴骘。

遮莫是天王,饶君宰相侄。

世间有贵贱,业力还同一。

语汝富贵人,贫儿莫欺屈。

习重业力成,翻覆难得出。

形式: 偈颂

翻译

佛教的本质没有虚假,每句话都必须讲求真实。
克制自己,多为他人着想,这在世俗中被称为善行或因果报应。
即使是天王或者权贵的侄子,也不能逃避业力的影响。
世间有贫富之分,但每个人的业力都是平等的。
我告诉你,富贵之人,不要欺压贫穷的孩子。
习惯和业力的力量强大,一旦形成,很难改变。

注释

佛教:指佛教教义。
妄:虚假。
句句:每一句话。
论实:讲究真实。
尅己:克制自己。
阴骘:善行、因果报应。
遮莫:无论。
天王:佛教中的天神。
宰相侄:权贵亲属。
贵贱:贫富。
业力:佛教中行为产生的力量。
语汝:对你说。
贫儿:贫穷的孩子。
欺屈:欺压。
习重:习惯深重。
翻覆:反复、难以改变。
难得出:难以摆脱业力的影响。

鉴赏

这首诗偈由唐代的和尚庞蕴所作,深含佛理,引导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佛教本无妄,句句须论实"表达了佛教讲求真实无虚幻的核心思想,每一句话都要追求实际的意义。

接着"尅己饶益他,俗所谓阴骘"则是说在世间,人们常将自我节制和对他人的慈善视为美德,这种行为在俗世被称作阴德或阴骘,即无形的善举。

"遮莫是天王,饶君宰相侄"这两句强调了即便是天子(皇帝)和宰相(高官),也应该宽容对待百姓,而非一味严苛或专权。

"世间有贵贱,业力还同一"则揭示了无论是在世间的高位还是低位,人的行为所产生的业力是一视同仁的,都会受到后果的影响。

"语汝富贵人,贫儿莫欺屈"这两句劝诫那些有钱有势的人,不要欺压或瞧不起那些贫穷的小孩,每个人都应得到平等对待。

最后"习重业力成,翻覆难得出"表达了一个深刻的佛理:人的行为(业)如同沉重的负担,只有通过不断地修行和反省,才能摆脱这业力的束缚,达到心灵的解脱,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整首诗偈以平实的语言,阐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慈善宽容以及对待世间不平等现象的态度。通过这些简单而深刻的话语,庞蕴和尚试图引导人们去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佛法,从而达到心灵的净化和提升。

收录诗词(204)

庞蕴(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偈(其九十)

别人终不贱,别宝终不贪。

祇今担铁汉,不肯博金银。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九十一)

有男不肯婚,有女不肯嫁。

父子自团栾,共说无生话。

形式: 偈颂

诗偈(其九十二)

自恨己身痴,有事无人知。

横展两脚睡,至晓不寻思。

诸佛为我爷,我是世尊儿。

儿今已长大,替父为导师。

父子同宅住,寸步不相离。

法身无相貌,世人那得知。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诗偈(其九十三)

此个一群贼,生生欺主人。

即今识汝也,不共汝相亲。

你若不伏我,我则处处说。

教人总识汝,遣汝行路绝。

你若能伏我,我亦不分别。

共汝同一身,永离于生灭。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