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樨

菊小未堪摘,荒池悴芙蕖。

穷秋不慰眼,幽独将焉如。

殷勤蕊宫子,种桂庭之除。

乘閒弄馀花,散落荒山隅。

从兹云月裔,漂泊生江湖。

娟娟耐冻枝,便与群芳殊。

琉璃剪芳葆,蛾黄拂仙裾。

唾袖花点碧,漱金粟生肤。

好风一披拂,九里香萦纡。

兰蕙不敢友,荃荪正僮奴。

妄意此尤物,化工异吹嘘。

不然九天香,安得独付渠。

托物寄深缊,古今一三闾。

收揽名草木,自比君子徒。

惟兹不挂口,无乃圣不居。

抑夫古简编,断缺秦火馀。

君看齐鲁臣,史笔逸其书。

惜哉不可晓,临风为嗟吁。

尤怜元祐前,不及附欧苏。

末路益可惜,例进宣和初。

仙根岂易致,百死不一苏。

昔游汴离宫,识此倾城姝。

摩挲三品石,尚想狎客娱。

却后十五年,微霜半粘须。

一枝再经眼,相对怜羁孤。

不知苦何事,玉骨乃尔癯。

故人怜我老,尺书远招呼。

要趁秋香浓,共此碧玉壶。

遥知婵娟客,与我笑一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木樨》由金代诗人郦权所作,描绘了对木樨(桂花)的深情赞美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樨在秋日中的独特魅力,以及它与周围环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菊小未堪摘,荒池悴芙蕖”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菊花虽小但已足够吸引人,而池塘中的荷花则显得枯萎。接着,“穷秋不慰眼,幽独将焉如”表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感慨,虽然秋天带来了萧瑟,但也孕育着独特的美。

“殷勤蕊宫子,种桂庭之除”转而赞美木樨,将其比作“蕊宫子”,即花蕊中的精灵,种植在庭院的角落,展现出木樨的珍贵与独特。接下来的几句“乘閒弄馀花,散落荒山隅”描述了木樨在闲暇时散发出的香气,即使是在荒凉的山野也能留下芳香。

“从兹云月裔,漂泊生江湖”暗示了木樨的飘零与自由,如同云月般随风而行,不论身处何地都能绽放自己的美丽。“娟娟耐冻枝,便与群芳殊”强调了木樨在严寒中依然坚韧不屈,与众不同。

“琉璃剪芳葆,蛾黄拂仙裾”运用比喻手法,将木樨的花朵比作琉璃剪成的宝物,色彩鲜艳,仿佛仙女的衣裙,进一步突出了木樨的美丽与高洁。

“唾袖花点碧,漱金粟生肤”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木樨花的色泽与质感,仿佛是碧绿的唾液点染,金色的颗粒在皮肤上生出,生动形象。

“好风一披拂,九里香萦纡”描绘了微风吹过时,木樨的香气弥漫四周,九里的距离都能感受到,表现了木樨香气的浓郁与持久。

“兰蕙不敢友,荃荪正僮奴”将木樨与其他花卉进行对比,强调了它的独特地位,如同兰花、蕙草等名贵花卉都不敢与其为伍,而普通的荃、荪则只能作为陪衬。

“妄意此尤物,化工异吹嘘”表达了对木樨的赞美,认为它是大自然的特别恩赐,不同于其他植物的培育与吹捧。

“不然九天香,安得独付渠”进一步强调了木樨的独特之处,如果不是九天之上的香气,又如何能单独赋予它如此尊荣的地位?

“托物寄深缊,古今一三闾”借用屈原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木樨之中,如同屈原借香草表达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收揽名草木,自比君子徒”表明诗人不仅欣赏木樨的外在之美,更欣赏它内在的品质,将其视为君子的象征。

“惟兹不挂口,无乃圣不居”表达了对木樨的赞美之情,认为它不应被轻易遗忘,如同圣人一样值得尊敬。

“抑夫古简编,断缺秦火馀”提到历史文献的残缺,暗示了木樨的美丽与价值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

“君看齐鲁臣,史笔逸其书”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木樨的赞美,如同古代的臣子在历史书中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惜哉不可晓,临风为嗟吁”表达了对木樨美丽与价值未能被广泛认知的遗憾,面对秋风,诗人不禁发出叹息。

“尤怜元祐前,不及附欧苏”提到宋代文学家欧阳修、苏轼,表达了对木樨在宋代文学中地位的惋惜,认为它未能在当时的文坛上得到应有的关注与赞誉。

“末路益可惜,例进宣和初”暗示了木樨在历史变迁中的命运,尽管在宋朝末期仍有机会得到重视,但在后来的宣和年间,机会已经错过。

“仙根岂易致,百死不一苏”表达了对木樨生长条件的赞美,认为它的美丽与生命力难以复制,即使历经百死,也无法恢复其原有的光彩。

“昔游汴离宫,识此倾城姝”回忆了过去在汴京离宫中见到的木樨,如同倾国倾城的美女,令人难忘。

“摩挲三品石,尚想狎客娱”描述了诗人抚摸着三品石,仍然能想象到昔日与好友一同欣赏木樨的情景,充满了怀念与感慨。

“却后十五年,微霜半粘须”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十五年后,诗人已白发苍苍,但仍能回忆起与木樨相关的美好时光。

“一枝再经眼,相对怜羁孤”表达了对木樨的再次相遇,以及对它孤独处境的同情,仿佛在与老友重逢时的感慨。

“不知苦何事,玉骨乃尔癯”询问木樨为何会变得如此瘦弱,仿佛在关心老友的健康状况。

“故人怜我老,尺书远招呼”表达了朋友对诗人的关怀,通过书信邀请他共赏秋色,体现了友情的温暖。

“要趁秋香浓,共此碧玉壶”表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共同享受秋日的香气,如同在碧玉壶中品味佳酿,充满诗意与雅趣。

“遥知婵娟客,与我笑一俱”最后,诗人预想到与朋友相聚时的欢乐情景,仿佛在月光下共同欢笑,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木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时光流逝、友情与历史的感慨。诗中运用丰富的比喻、拟人手法,使木樨的形象生动鲜明,同时也蕴含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6)

郦权(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工诗,与王庭筠、党怀英齐名。世宗大定十年进士。官至著作郎

  • 字:元舆
  • 号:披轩
  • 籍贯:金临漳

相关古诗词

竹林寺矮松

苍烟霭山曲,回溪抱脩筠。

中藏古佛宫,荒僻无四邻。

灵松插殿脚,偃蹇今几春。

何年霹雳雨,抉石搜潜鳞。

谪重飞举难,堕此蜿蜒身。

联拳缩爪股,气屈不得伸。

卧枝老无力,支撑藉樵薪。

无风自悲吟,失水固不神。

安知才不才,祸福了已分。

南山耸千嶂,直干排风云。

正以中绳墨,中道遭斧斤。

岂知无用资,千岁保其真。

何必求先容,养此老囷轮。

我亦爱奇节,岁晏守贱贫。

他时来汝伴,露顶挂葛巾。

形式: 古风

自鹤壁游善应洹山

清晨发鹤山,瘦马陵峻岭。

春风吹雪谷,朝雾湿云影。

羊肠抱倾崖,绝壑如下井。

硖关山却立,老眼入绝境。

人家跨清溪,桑柘郁数顷。

西行复几里,嵓谷栖短景。

穷溪水源清,溜溜如细绠。

下流泉满山,势合久方骋。

滩光落镜明,岚气霏雨冷。

何年凿青壁,两佛入禅定。

残僧久零落,遗塔寄烟瞑。

荒凉布金地,杂遝樵牧径。

同游成六逸,轰饮助高兴。

留连更坐卧,谈笑发嘲咏。

感物复叹嗟,醉语忽径廷。

青山不爱宝,岁岁出矾矿。

公场沸千夫,利井供百鼎。

谁开争夺源,败此丘壑胜。

颇思呼有力,掷入万里迥。

天神定笑我,痴绝谩生瘿。

长怀古畸人,飞梦绕箕颍。

形式: 古风

八渡崖

奔湍百折似蟠虬,响入山根汇复流。

咫尺苍崖溪八渡,等閒藜杖我频游。

层崖障日樵声晚,寒谷呼风树影秋。

安得剩栽溪上竹,一庵领尽两山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留仲泽

朝衫酒湿紫宸霞,暂辍旌旗拥使华。

驰马弯弓真将种,载书囊笔自名家。

江湖万里春回雁,燕赵千林月满花。

明日升沈便霄壤,更留玉树倚蒹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