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宝陀寺的壮丽景象与神圣氛围。首句“茫茫鹫岭水云赊”以辽阔的鹫岭和飘渺的云水起笔,营造出一种深远而神秘的意境。接着,“今古庄严大士家”点明了宝陀寺作为佛教圣地的历史与庄严,暗示着它不仅是一个物理空间,更是精神与信仰的寄托。
“槛外碧空垂法象”一句,通过“碧空”与“法象”的对比,展现了天空的广阔与佛法的深邃,暗示着佛法如同天空般无边无际,又如同法象般具体而神圣。最后,“月明岛屿尽莲花”则以月光下的莲花为喻,象征着在佛光普照下,一切生命都得以净化与升华,充满了禅意与美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宝陀寺自然景观与宗教氛围的细腻描绘,表达了对佛教精神的崇敬与赞美,同时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净化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