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杂诗(其二十二)

三千年上旧花枝,颇怪风人不入诗。

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己亥杂诗(其二十二)》,由清代诗人黄遵宪所作。在诗中,诗人以一种独特的视角,探讨了时间流转与自然景观之间的关系。

首句“三千年上旧花枝”,描绘了一幅古老而悠远的画面,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时间跨度长达三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眼前是一株历经沧桑的老花枝。这句诗不仅展现了时间的漫长,也暗示了自然景观的恒久不变。

接着,“颇怪风人不入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文人对自然景观描写不够深入的疑惑和不满。这里的“风人”指的是古代善于吟咏风土人情的文人,诗人似乎在说,为何这些文人在众多的自然景观中,却偏偏忽略了这株经历了三千年风雨的老花枝?

而后,“我向秦时明月问,古时花可似今时。”这一句,诗人直接向秦时的明月发问,询问古时的花是否与今日的花相同。通过这样的设问,诗人不仅在探讨自然景观的变化与否,更是在思考时间的流逝对事物本质的影响。这句诗充满了哲理意味,引人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时间以及人类文明变迁的独特见解。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景观的赞美诗,更是对时间流逝、万物变化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845)

黄遵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别号人境庐主人,广东省梅州人,光绪二年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有《人镜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被誉为“近代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

  • 字:公度
  • 籍贯:汉族客家
  • 生卒年: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己亥杂诗(其二十三)

移桃接李尽成春,果硕花浓树愈新。

难怪球西新辟地,白人换尽旧红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己亥杂诗(其二十四)

筚路桃弧展转迁,南来远过一千年。

方言足证中原韵,礼俗犹留三代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己亥杂诗(其二十五)

男执干戈女甲裳,八千子弟走勤王。

崖山舟覆沙虫尽,重带天来再破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己亥杂诗(其二十六)

野外团焦岭上田,世传三十子孙千。

元时古墓明朝屋,上覆榕阴六百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