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夏清夜吟》由明代诗人邓云霄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独特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感受。
首句“世上仅三乐,人间止百年”开篇即以哲思引入,暗示人生短暂,应珍惜快乐。接着,“羲和何太苦,朝暮不停鞭”借太阳神羲和的劳碌,暗喻时间的流逝不可阻挡,引出对时光的感慨。
“峥嵘火云连赤阪,入夜惟愁日车返”描绘了夏日傍晚的壮丽景色,火红的云彩与赤色的山峦相连,夜晚降临,诗人却担心太阳的回归,表达了对白昼美景的留恋。
“冰纱为帐扇轻纨,竹气梧风清更远”则转向对夏夜清凉的描写,以冰纱帐、轻纨扇、竹气、梧桐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夏夜的宁静与凉爽。
“此时煮茗在虚亭,剥笋还窥玉札经”进一步展现诗人夏夜的生活情趣,煮茶于空亭之中,剥开竹笋,窥视着经书,既体现了文人的雅致生活,也流露出对知识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为鲧烛龙聊税驾,来朝微雨待人醒”以古代神话中的鲧与烛龙为喻,表达诗人暂时停下忙碌,期待次日清晨的微雨,仿佛是在等待心灵的觉醒与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明代文人心境与审美情趣的生动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