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萧晨骑马出皇都,闻说埋冤在路隅。
别我已为泉下土,思君犹似掌中珠。
四弦品柱声初绝,三尺孤坟草已枯。
兰质蕙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骑马的旅人在清晨离开皇都之时,听到有人在路边埋葬冤魂的情景。旅人心中充满了对逝去爱人的思念,他们已经与世长辞,如同泉水下土一般。对于逝者,旅人仍然怀念如同手掌中的珍珠一样。诗中还提到了四弦琴的声响刚刚消失,三尺长的坟墓上的野草已变得枯黄。这一切都让人不禁思索,那位兰质蕙心(形容女子温柔贤淑)的女子现在何处?而诗中的最后一句则表达了对于过往之人的怀念与感慨,认为那些过去的人生如同狂夫一般令人难以忘怀。
这首诗通过对逝去之人和事的回忆,展现了旅人深沉的哀思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无尽留恋。同时,它也反映出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冤魂安葬的关切,以及对于生命消逝后精神寄托的渴望。
不详
杨宁之子。元和五年进士,为校书郎,擢监察御史。与阳城友好。李宗闵甚器重他,历官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工部侍郎,官至京兆尹(首都市长),太和九年七月一日甲申,贬虔州司马,卒于任上
河势昆崙远,山形菡萏秋。
日月金轮动,旃檀碧树秋。
塔分鸿雁翅,钟挂凤凰楼。
小园足生事,寻胜日倾壶。
莳蔬利于鬻,才青摘已无。
四邻依野竹,日夕采其枯。
田家心适时,春色遍桑榆。
帝京元巳足繁华,细管清弦七贵家。
此日风光谁不共,纷纷皆是掖垣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