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去燕忽若失,断蝉凄复连。
不唯观物化,且以感流年。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离别之燕的深深感慨,以及由此引发的时光流逝的感触。"去燕忽若失",形象地写出燕子离去后的空虚和失落,仿佛失去了一个亲密的伴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亲人的怀念之情。"断蝉凄复连"则通过蝉鸣的断续和哀凄,渲染出一种秋意浓重、时光流转的氛围,暗示着岁月无情,人事如梦。
"不唯观物化",诗人不仅在自然的变化中看到了生命的无常,更深层次地思考人生短暂与万物变迁的关系。"且以感流年",直接点明了这种感慨,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飞逝的感叹,流露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沉思,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和深沉的人生况味。
不详
[公元?年至一一九二年左右]。生年不详,卒于宋光宗绍熙中。以父恩补承信郎。淳熙中,(公元一一八一年左右)累迁福建兵马副都监;擒海贼姜大獠。赵汝愚荐于朝,召见,献诗百篇。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太子即位,除知阁门事。恃恩纵恣,遂夺职。帝颇念旧,复除浙东马步军副总管。宁宗时,官终庆远军节度使。特立工于诗,意境超旷。作有《梅山稿》六卷,续稿十五卷,《直斋书录解题》行于世
共绾同心结,那知有别离。
对人争忍说,不敢画蛾眉。
八十衰翁岁月高,可怜老气尚粗豪。
春来纵被花相恼,半是无心半搭猱。
归耕此计未为迟,畎亩艰难已素知。
伊尹佐商功业盛,却思前日有莘时。
富贵多为居养移,田家作苦记农时。
亭名多稼非无意,后代儿孙却要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