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遗照诗

若人一徂逝,杨柳三枯荣。

荣枯劫未已,何如人去不复生。

君魂匿吾心,君貌悬吾睛。

若为相对复愁苦,达者胡为不自宁。

大桥莽烟水,从此无君形。

亦欲出君魂,持之当风飏。

柔脆复几何,淩暴吁可伤。

待吾精力消磨尽,及尔同归何有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对逝去之人的怀念与哀思。诗人通过“若人一徂逝,杨柳三枯荣”这一开篇,巧妙地将人的离世与自然界的变化相联系,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接着,“荣枯劫未已,何如人去不复生”一句,表达了对生命消逝的无奈和对永别的哀痛。

“君魂匿吾心,君貌悬吾睛”这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亡者的思念之情,仿佛亡者的灵魂藏在自己的心中,亡者的面貌则永远映在自己的眼中,形象而深刻地表现了情感的持久与强烈。

“若为相对复愁苦,达者胡为不自宁”则表达了诗人面对亡者无法相见的愁苦与无奈,以及对生死问题的思考,体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大桥莽烟水,从此无君形”描绘了亡者离去后,诗人所处环境的空旷与寂寥,进一步强化了失去亲人的孤独感。

“亦欲出君魂,持之当风飏”表达了诗人想要释放亡者灵魂,让它随风飘散的愿望,既是对亡者的一种慰藉,也是对自由与解脱的向往。

“柔脆复几何,淩暴吁可伤”则通过自然界的脆弱与暴力的对比,隐喻了人生的脆弱与命运的残酷。

最后,“待吾精力消磨尽,及尔同归何有乡”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希望在自己生命结束时能与亡者一同前往未知的世界,寻求心灵的安宁与解脱。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亡者离世的哀悼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哲学洞察。

收录诗词(188)

范当世(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夜忆故乡诸子不能成寐熹晨即起揽物增怀

飞沙城郭无多树,一树窗边孰为栽。

好鸟便从空外至,奇花争向地中来。

即看露上盆禾未,且喜荷根出水才。

今日故山长寂寞,陂兰多恐不能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六君子篇

结交少年场,结交何凄凉。

乃知分吾友,晚得殊未央。

吴公一推荐,飘忽来成行。

甫也岸然挚,白也疏而长。

相如还自喜,马迁若有亡。

哀哀扬子云,鬓上千年霜。

安知苦辛业,至今惨不光。

座中后来者,拜倒韩侍郎。

此人孟氏徒,配公在师旁。

杜公忽然叹,丈人何必伤。

若论在草莱,等耳谁能强。

我曹挟势力,名与风尘扬。

咿唔腾百口,折骨拉心肠。

未若酱瓿上,犹能不受创。

小子闻此语,笑翻手中觞。

如公说人代,十夫九九伧。

百岁甘零落,万年亦遁荒。

荒落竟何味,嗜之如甘香。

史公传货殖,大语真堂堂。

夫子不遇赐,周流早绝粮。

杨公一侯芭,何怪无腾骧。

贵又不敌富,努力求奇方。

九州万都会,处处鸣笙簧。

美女苦不足,载妓行求倡。

如此猛行乐,能无憾死丧。

何为不自惜,促促如寒螀。

二马杨杜韩,不语徒我望。

而白顾谓我,小子无猖狂。

夫子疾没世,没世即有常。

努力著书去,何愁死不芳。

形式: 古风

三君子篇

老氏结巨网,释迦悬利钩。

纷纷下人海,垂饵当乱流。

以彼溷中趣,兼之性命浮。

何患英雄人,不来流上头。

流头大鱼上,形瑰果如牛。

变化直飞去,二老胡不收。

乃知青云上,招手有孔丘。

借问孔夫子,何术招此俦。

彼无异端在,一语教人愁。

气尽即无我,长生言不雠。

轮回不可得,寂灭终耻羞。

盖棺万物尽,惟独斯文留。

沈雄乃不死,精力斯当勠。

此道一深入,机来难自由。

胸中沃至味,玉瓒盛黄流。

贪瞋怨恸怖,一一皆谬悠。

乃知师恩重,耸我出我幽。

与我一世间,福禄诸天侔。

假非玉书圣,不恐宁肇修。

万年弗可揭,一揭乾坤休。

老聃树桃李,独秀惟庄周。

此人澹无欲,永可泥涂龟。

一朝感鲲鹏,欲作逍遥游。

公然脱彼网,吾学同喜忧。

灵均亦在楚,孟子还居鄹。

当日三君子,朝朝阅九州。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龙虎篇赠挚父先生

挠挠龙虎争,万年域此海。

空文在空中,知有几何在。

孔圣已囊括,诸公复君宰。

所得非孔疆,一君各万载。

后来开创稀,臣多吏更猥。

空中还自生,萧散无人采。

吾见殊烂然,生人目无彩。

生人徒目茫,其实亦䃬磥。

班马点窜之,一一堪鼎鼐。

精灵吁草间,晻昧独何罪。

万行耳此名,前知则已怠。

那况洪垆机,两仪坐相待。

一朝风火微,色曜尽衰改。

山川本无能,诸神日就馁。

真麟犷不回,蛟龙变儗儓。

满地狐鼠鸣,仁者闻之悔。

嗟嗟夫子心,虚明复悌恺。

方且博我文,矜狂策其骀。

宁肯九仞山,苍然不复累。大哉欲无言,百倍我噎?。

小子升堂来,万事弃如蓓。

念此非世赀,操刀试求䐩。

胜固无所残,败亦不为醢。

何况夫子豪,迁雄举而迨。

九天星辰敷,九州万花蕾。

罄翮未可翱,弹声不成唻。

安得和声琴,一对南风颽。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