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月山龙见

千载圣人闽海出,喜看龙马亦腾骧。

首悬鱼目星光灿,脊散虎文金线长。

道统再传天有意,素王重见世应康。

惜哉灵物山中失,漠漠烟林使我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千年的圣贤从福建诞生,欣喜见到龙马也昂首飞奔。
头颅上闪烁着鱼目的星光,脊背分布着虎纹的金色线条。
道德的传承再次显现,仿佛上天有意,朴素的王者重现世间,应当带来安康。
可惜啊,这神奇的生物在山中消失,茫茫的森林和烟雾让我心痛。

注释

千载:千年。
圣人:指品德高尚、智慧卓越的人。
闽海:福建省沿海地区。
龙马:古代传说中的神兽,象征吉祥和进步。
首悬:头部悬挂。
鱼目:比喻虚假或不重要的事物。
星光灿:形容星光闪烁。
道统:儒家学说的传授传统。
天有意:暗示上天的安排或指引。
素王:指有德而未居王位的贤者。
灵物:神奇的生物。
山中失:在山中消失。
漠漠烟林:形容茂密的森林和烟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蒋粹翁所作的《满月山龙见》,诗人以满月山中的龙作为题材,表达了对圣贤人物的赞美和对龙这种神异动物的感慨。首联“千载圣人闽海出,喜看龙马亦腾骧”开篇点题,将圣人与龙马并提,寓意着福建地区孕育了伟大的人才,连龙马这样的祥瑞之物也显现出来,显现出一种盛世气象。

接下来的颔联“首悬鱼目星光灿,脊散虎文金线长”描绘了龙的形象,鱼目象征智慧,星光璀璨,虎文则代表威严,金线长则增添了神秘色彩,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龙的威仪和神圣。

颈联“道统再传天有意,素王重见世应康”进一步深化主题,道统指儒家的学术传统,这里暗指圣人的精神得以传承,预示着社会将会呈现出和谐安康的景象。

尾联“惜哉灵物山中失,漠漠烟林使我伤”表达了诗人对龙这一灵物消失在山林之中的惋惜,以及对自然环境破坏的忧虑,流露出深深的哀伤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赞美龙的出现,寓言了圣贤人物的涌现和盛世的到来,同时也揭示了对传统文化流失的忧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

蒋粹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碧云洞

汉室真人已驾鸿,空留洞府旧山中。

暮云凝合元非锁,俗骨腥膻自不通。

束火杖藜深杳杳,袖椎敲石喜??。

若为化作双飞舄,得与郎官继此风。

形式: 七言律诗

题石桥

石桥西去接烟霞,方广山头佛子家。

今日我来生善念,分明盏上见茶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过冲寂观(其二)

惯见琳宫全盛时,朅来荒梗倍伤悽。

虚堂不复瞻遗迹,败壁才容觅旧题。

帝傅前修皆矩矱,云孙后裔合攀跻。

兴衰补弊应商略,徙倚修廊日欲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过冲寂观(其一)

兔井桥边鹢首横,过逢仍怯近乡情。

路人失喜交头语,邻犬何知掉尾迎。

重到云房惊落寞,直须金阙早崇成。

百年香火追先志,始信吾宗世济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