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赠兼善都水二首(其二)

视草堂深近玉除,每从进讲佩银鱼。

南宫昼漏通青琐,东井金文焕石渠。

古篆久知通史籀,新诗端拟过黄初。

茂陵多病缘行事,惟待青冥荐《子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此诗《投赠兼善都水二首(其二)》由元末明初诗人郯韶所作。诗中描绘了视草堂的环境与氛围,以及诗人对学问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期待。

首句“视草堂深近玉除,每从进讲佩银鱼”描绘了视草堂的地理位置之尊贵,以及诗人参与进讲活动的庄严与荣耀。玉除象征着皇宫的台阶,银鱼则代表了官员的官职标志,此处以银鱼喻指诗人参与朝廷讲学的职务身份。

接着,“南宫昼漏通青琐,东井金文焕石渠”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视草堂的学术环境。南宫、东井、青琐、石渠均为古代宫殿中的建筑或设施,这里通过这些意象,展现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学术氛围浓厚,充满了知识的光芒。

“古篆久知通史籀,新诗端拟过黄初”则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字和文学的深厚理解,以及他对于创作新诗的自信与期待。古篆指的是古代的文字形式,史籀是先秦时期的文字学家,而黄初则是魏文帝曹丕的年号,此处诗人自比为能够超越前人,创作出超越黄初时期诗歌的新作。

最后,“茂陵多病缘行事,惟待青冥荐《子虚》”一句,以汉武帝的茂陵为喻,表达了诗人因从事学术和文学工作而感到身心疲惫,但仍然充满希望地期待着能够将自己的作品《子虚》献给更高的境界,即通过文学创作达到一种超凡脱俗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学术和文学的热爱与追求,也体现了他对自身创作能力的自信,以及对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精神境界的渴望。

收录诗词(166)

郯韶(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苕溪渔者。慷慨有气节。顺帝至正中尝辟试漕府掾,不事奔竞,澹然以诗酒自乐。工诗

  • 字:九成
  • 号:云台散史
  • 籍贯:湖州吴兴

相关古诗词

送广德程万户弟从军

桓桓程将军,年未三十气如云。

一朝诣阙袭父职,献书讨贼争功勋。

朝廷恩深礼数厚,授钺前驱那敢后。

云鸟天青没画旗,辕门月黑鸣刁斗。

将军有弟才且贤,从兄万里何翩翩。

看云倏尔归奉母,如此一门忠孝全。

杨花三月潼川暮,挥戈又指湖南去。

吹笛高城破虏风,饮马长江洗兵雨。

学书学剑真男儿,功名拾芥须尔为。

长歌更劝一杯酒,归来细颂平蛮诗。

形式: 古风

登姑苏台刘从事索赋二首(其一)

送客古台下,系马古台阴。

日落黄尘起,马嘶青草深。

古人俱白骨,遗像空黄金。

抚事已千载,徒伤千载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登姑苏台刘从事索赋二首(其二)

台榭已芜没,江山非昔游。

鸟啼烟树里,日落古城头。

源水闻吴曲,青枫系越舟。

望中衰柳色,知是旧长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过南沙曹氏别墅会沈伯熙索赋

虞山相对南沙口,曲曲云林似辋川。

隔岸花飞春片片,开门青竹雨涓涓。

故人忽喜经年见,清梦已惊三日前。

深夜一尊仍惜别,还家又是月初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