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鱼吼钟鸣索饭钱,牧牛耕种别人田。
淮师收得祖关在,一笛操江月满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生活画面。首句“鱼吼钟鸣索饭钱”写出了渔夫在河边捕鱼,寺庙钟声悠扬,似乎在向人们索要布施,暗示了僧侣与世俗生活的联系。接下来的“牧牛耕种别人田”则展现了农夫辛勤劳作,但土地却属于他人,流露出一种无奈和辛酸的情感。
后两句“淮师收得祖关在,一笛操江月满船”转而叙述淮师(可能指淮河边的军队或官员)收缴赋税的情景,祖关(可能指祖传的关隘)被纳入掌控,而诗人以“一笛操江月满船”描绘夜晚江面,笛声悠扬,月色洒满船只,形成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意境,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日常生活的细节,表达了对社会不公和人生际遇的深沉思考,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中寄托的情感。黄庭坚的诗歌风格素以峭拔奇崛著称,此诗也体现了他的这种艺术特色。
不详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千头剖蚌明珠熟,百尺垂丝鲙缕长。
柳下石门君有此,可能冲雪厌清凉。
槐催举子著花黄,来食邯郸道上粱。
便欲扫床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
鹿苑滩头秋月明,使君辍棹爱江清。
尘埃一段思归路,已听荆州渔鼓鸣。
夜寒客枕多归梦,归得黄柑紫蔗秋。
小雨对谈挥麈尾,青灯分坐写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