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吾质禀孱弱,畏此朔风多。
雨雪屡以遭,漫漫际关河。
重裘亦云袪,盆燄日相过。
岂无徇国志,奈此冱寒何。
狐貉栖北山,葛藟生南坡。
物性各有适,为用知匪讹。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留别李三洲中丞六首》中的第四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体质虚弱的自省,以及对严冬时节恶劣天气的畏惧。诗人在寒冷的季节里,穿着厚重的衣物,点燃火盆来抵御严寒,但内心却因无法克服严寒而感到无奈和困扰。
诗人通过对比自然界中的动物与植物,如狐狸和貉子适应北方的寒冷,葛藟在南方的山坡上生长,来表达万物各有所适,各有其生存之道。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观察,也暗示了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自我处境的深刻思考。
不详
越城结诗社,朋旧日相亲。
未及三周星,形迹多暌分。
讵知一别后,何时还同群。
人生百年内,欢乐难几辰。
仙人不可期,求者迷其津。
愿言结终好,永作同心人。
圣世崇作述,礼乐嘉虞周。
猃狁窥朔方,檄书动明旒。
嗟予蹇迂谬,抗颜出山丘。
一朝上封事,疾者如寇仇。
文犹既已违,武志亦未酬。
慷慨动悲歌,但为识者羞。
居诸忽已遄,冥心更何求。
九十行带索,荣公乃吾俦。
局曹闲杂协高情,何逊才名重两京。
王谢宅边闻燕语,雨花台上听鸡鸣。
秋深牛首题应遍,月到秦淮句转清。
休向六朝寻旧事,满堤烟柳障台城。
十年荒徼尚留名,阅尽风霜见老成。
旌阳剑气应常在,为扫妖氛答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