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晋熙公别诗

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

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

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

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

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

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隋朝诗人尹式所作的《送晋熙公别诗》,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抒发离愁别绪,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首联“太行君失路,扶摇我退飞”,以自然景象隐喻人生道路的起伏不定,太行山象征着人生的艰难险阻,而“扶摇”则暗示了命运的转折与变化,诗人以“退飞”自比,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不舍与感慨。

颔联“无复红颜在,空持白首归”,运用对比手法,将青春与衰老相对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叹,同时也暗含了对朋友未来生活的忧虑。

颈联“色移三代服,尘化两京衣”,通过服饰的变化来反映社会变迁,以及历史的更迭,表达了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时代变迁,友谊依旧不变。

尾联“道穷方识命,事云乃知非”,诗人通过个人经历反思人生,认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真正认识生命的意义,通过事情的结果才能明白是非,体现了深刻的哲学思考。

接下来的诗句“西候追孙楚,南津送陆机”,引用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孙楚与陆机都是古代著名的文人,诗人借他们的故事表达对朋友才华的赞赏和对离别的哀伤。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描绘了送别时的自然景象,云层稀薄,山色苍翠,细腻地渲染了离别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气随流水咽,泪逐断弦挥”则是直接抒发情感的句子,诗人将离别的痛苦比作水流和断弦,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悲痛与不舍。

最后,“但令寸心密,随意尺书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期待,即使相隔千里,只要心中有彼此,便能通过书信维系情谊,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友情的深情厚谊,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营造出浓厚的艺术氛围,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收录诗词(2)

尹式(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博学能诗,少有令问。仁寿中,任汉王杨谅记室,王甚重之。仁寿四年(604),文帝死,杨谅起兵反对杨广失败,自杀。其族人正卿、彦卿俱有俊才,名显于世。原有文集,已失传,今存诗二首

  • 籍贯:隋代河间(现属河北)
  • 生卒年:暂且不知~604

相关古诗词

饮马长城窟行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台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岩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形式: 古风

步虚词二首(其一)

洞府凝玄液,灵山体自然。

俯临沧海岛,回出大罗天。

八行分宝树,十丈散芳莲。

悬居烛日月,天步役风烟。

蹑记书金简,乘空诵玉篇。

冠法二仪立,佩带五星连。

琼轩觯甘露,瑜井挹膏泉。

南巢息云马,东海戏桑田。

回旗游八极,飞轮入九玄。

高蹈虚无外,天地乃齐年。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步虚词二首(其二)

总辔行无极,相推凌太虚。

翠霞承凤辇,碧雾翼龙舆。

轻举金台上,高会玉林墟。

朝游度圆海,夕宴下方诸。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春江花月夜二首(其一)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