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西湖竹枝词

小姑女儿住里湖,年来十八十三馀。

自从湖口送郎去,马上金钱不受呼。

湖中采菱菱刺长,芡头新剥掌中藏。

掌中芡子眼中泪,化作鲛珠来遗郎。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女在西湖边的生活与情感。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少女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之情。

首句“小姑女儿住里湖”,点明了故事发生的地点——里湖,以及主人公的身份——一位年轻的女子。接着,“年来十八十三馀”一句,既说明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少女正值青春年华,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与期待。

“自从湖口送郎去,马上金钱不受呼”两句,生动地刻画了少女送别丈夫时的情景。她或许曾试图挽留,但最终只能目送爱人远去,连路途上的财物都未敢接受,表现了她对爱情的忠诚与不舍。

接下来,“湖中采菱菱刺长,芡头新剥掌中藏”描绘了少女在湖中劳作的场景。采菱、剥芡,这些日常活动不仅展现了她的勤劳,也暗含了她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亲近。

最后,“掌中芡子眼中泪,化作鲛珠来遗郎”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少女手中的芡子仿佛变成了她的眼泪,化为珍贵的鲛珠,寄予了对远方丈夫深深的思念与爱意。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情感层次,也增添了浪漫与哀愁的氛围。

整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细腻地展现了少女内心的情感世界,以及她在特定情境下的复杂心理活动,既有对爱情的执着,也有对生活的热爱,是一幅生动的人物画像,也是对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4)

杨庆源(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西湖竹枝词(其一)

花满苏堤酒满壶,画船日日醉西湖。

阿侬最苦两离别,不唱黄莺唱鹧鸪。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虞]韵

和西湖竹枝词

郎书前月发京华,燕子来时当到家。

记得去年裁白苧,郎君系马石榴花。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和西湖竹枝词

雷峰港口晚凉天,相唤相呼去采莲。

莫为采莲忘却藕,月明风定好回船。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先]韵

和西湖竹枝词

日出放船水中流,日落风波浪打头。

劝郎移向侬家去,杨柳青青堪系舟。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