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

檄便入云山,相逢话晚年。

惯吟茅屋下,时打葛藤前。

应世未圆觉,无人识圣颠。

滔滔儿女境,犹抱颖师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檄文迅速传入深山,老友相聚共论余生。
习惯在茅屋下吟诗,偶尔也会拨弄葛藤。
面对世间未能彻悟,无人能识我狂放。
尽管身处红尘俗世,心中仍怀有超脱之音。

注释

檄:官方文书或战书。
云山:指偏远的高山。
晚年:老年时期。
惯吟:常常吟诵。
茅屋:简陋的草屋。
葛藤:一种蔓生植物,比喻复杂的问题。
未圆觉:未达到完全觉悟。
识:理解,认识。
圣颠:指超凡脱俗的行为或心境。
滔滔:形容众多或连续不断。
儿女境:世俗的生活环境。
颖师弦:颖师是古代琴师,弦指琴声,这里象征超脱尘世的心境。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作品《到西峰寺见弟蒙所与僧屋诗因次韵》。诗中表达了诗人与弟弟在西峰寺相遇,谈论起晚年生活的情景。他们喜欢在茅屋下吟诗作对,有时还会在自然环境中探讨佛法,感叹世间未能完全领悟真理,而世俗之人又难以理解他们的超脱心境。诗人以"颖师弦"自比,暗示自己像古代高僧颖师一样,保持着独立的精神追求,即使身在儿女尘世,仍怀抱着纯净的禅意。整体上,这首诗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禅宗情怀。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其一)农

岁事有丰歉,官税无减除。

谁知山中田,沙土多蒿蒌。

秋来倘有成,犹恐才半租。

或其水旱至,不足偿耰锄。

叹息家百亩,无复三代初。

妻儿忽相问,明朝饮何如。

形式: 古风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其四)牧

一笛横秋风,渺渺心话长。

勿效汉卜式,得即不为亨。

当如老宁戚,饭歌不为狂。

骅骝正骄腾,万里水草场。

谁知北海上,啮雪对天狼。

形式: 古风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其二)圃

学圃盍如何,先说畦菜法。

栽种及天阴,灌溉须雨歇。

更欲树花果,古方难泯灭。

不见郭橐驼,纤悉传以列。

于以供釜烹,于以佐杯勺。

颇疑鲁夫子,却鄙樊迟拙。

形式: 古风

和单君范古意六首(其六)猎

虎投止三跳,气暴志匪深。

人皆望而畏,所宅在崎嵚。

时乎出山谷,爪利牙齿森。

岂无勉有力,激烈尽杀心。

我闻亦一快,细思又沈吟。

就然射石者,未必能生擒。

形式: 古风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