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学庙古井歌

我州金石多未彰,补志窃愿搜罗详。

遍寻城阙兼桥梁,觏辄手拓声琅琅。

朅来论古广业堂,好古人遇甘泉乡。

导余周视循宫墙,门内有井六角方。

石闺覆如摧倒缸,质虽粗顽形异常。

制度仿佛侔李唐,石颈有穿力可扛。

其上字迹留八行,倩亟拓之墨汁香。

义泉大字书端庄,如蔡君谟笔老苍。

馀惜残损惟偏旁,年代莫辨空思量。

题名仅识为高阳,当时凿此因荐亡。

报妻胡氏七二娘,此意无愧良人良。

历今不知凡几霜,食者甘之犹琼浆。

吴中古井石放光,载顾氏志流芬芳。

老夫之称识不忘,是井功德堪颉颃。

姓氏未泐待表扬,幸逢椽笔志海昌。

与钟并拓璧合双,一金一石真相当。

鸿词况诵长短章,塔铭显不殊药王。

续貂我亦搜枯肠,寒泉酌胜亭沧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达受的《海昌学庙古井歌》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地方的古井,展现了作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历史遗迹的珍视。诗中提到金石文物丰富但未被广泛认知,诗人自告奋勇地搜罗并拓印古井石刻,体现了他对学术研究的热情和责任感。

在广业堂中,诗人带领读者参观了那口六角形的古井,井壁虽粗糙但形状独特,石刻文字清晰可见,既有唐代风格,又似蔡京的书法,显示出古人的技艺和审美。然而,井壁上的部分字迹残损,只能辨认出高阳的名字,以及凿井的初衷是为了纪念亡妻。这口井见证了岁月的沧桑,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犹如美酒般甘甜。

诗人将这口井与吴中的其他古迹相提并论,认为它具有高尚的品德,值得铭记。他期待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口井的来历和价值详细记录下来,使之永载史册。最后,他以寒泉自比,表达了对知识的追求和对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深沉,既是对古井的赞美,也是对历史的敬仰,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地方文化遗产的尊重。

收录诗词(3)

达受(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查叔羽罗浮梦梅图为周梅坪作

江店酒初熟,亭皋鹤未还。

谁家一声笛,吹梦落空山。

梨云澹若烟,雪月寒于水。

中有看花人,几生修到此。

形式: 古风

余藏丁龙泓诗谢南屏五世法祖烎老人送檀香米之作即次原韵题其上

无边世界此中藏,日月还应赋就将。

短札有人曾乞米,旃林何处尚留香。

佛从舍卫城中过,我向沿门钵里尝。

记得青精容一饱,当年笔墨喜逢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乙卯移锡破山步常少府韵

寻幽迷远道,入寺喜高林。

古木虫文遍,荒苔鹿迹深。

寒云斜岭脚,白日冷潭心。

终岁人稀到,同谁赏梵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晚步山麓

幽径行来密,重重覆绿阴。

岭云閒鸟性,江月浸人心。

得句烟光净,含虚妙悟深。

豁然忘往事,天地入虚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