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泛舟(其二)

云中萝幌开,石上苔衣冷。

古调人不闻,谁能发深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梗]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幽深的秋夜泛舟图景。首句“云中萝幌开”,以“云中”二字营造出一种高远辽阔的背景,而“萝幌开”则暗示着诗人所乘之舟穿行于密布的藤蔓之中,仿佛在云雾缭绕的仙境中航行。接下来,“石上苔衣冷”一句,通过“石上苔衣”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舟行水上的自然环境,更赋予了画面以冷寂与苍翠之感,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空间被赋予了生命的质感。

“古调人不闻,谁能发深省。”这两句诗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于这古老而悠扬的旋律(此处的“古调”可以理解为诗人内心深处的感慨或对美好事物的怀念)无人能听懂,无人能共鸣。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情感的呼唤。诗人希望有人能够理解并感受到这份深沉的情感,从而引发内心的深刻反思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同时也表达了对现实世界中缺乏真正理解和共鸣的感慨。诗中的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收录诗词(18)

郑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永乐十三年进士。授乐会训导。有《弦斋集》

  • 字:希晦
  • 籍贯:福建闽县

相关古诗词

秋夜泛舟(其三)

石屏秋雨净,野树晚风微。

忽忆前溪好,应须踏月归。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微]韵

鳌溪渔唱

数顷烟波霭霭,半窗风荻潇潇。

欲罢棹讴归去,月明又转溪桥。

形式: 六言诗 押[萧]韵

送王医官归龙泉

拜命恩波阔,南归道路长。

才名双白发,行李一青囊。

祖帐连春草,征帆挂夕阳。

云消波浩荡,烟暝树苍茫。

旅食经淮海,家园入楚乡。

药分苏井水,花送董林香。

济世推恒德,长生有秘方。

宋清虽已远,千载共流芳。

形式: 排律 押[阳]韵

题四会颜大尹竹轩

颜君潇洒谢尘俗,绕屋惟令种修竹。

万竿直节淩云霄,半亩浓阴绝尘墺。

嫩叶幽枝翠欲流,横窗拂席清且幽。

绿云蔼蔼湘潭暝,霜雪翛翛淇水秋。

冰帘半捲棠阴静,对此鸣琴多逸兴。

午夜长空风雨来,万顷秋涛满清听。

湛露三时滴不乾,高堂五月生微寒。

玲珑最喜吟中见,旖旎偏宜醉里看。

君不见名花异卉足佳色,一旦西风尽摧折。

何如此竹无凋零,岁晏相期抱冰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