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

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

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

得非散花天,来试铁石肠。

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

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

或如淡胭脂,薰以百和香。

竟不可意解,发书问何祥。

乃知延阁老,买得从维扬。

自不耐渠恼,幽怀可禁当。

牢辞又不敢,熟视徒彷徨。

吾闻诸古人,物美应献王。

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翻译

室内空无仆人,整日只映着白光。
今夜究竟是哪一夜,明亮的你忽然在身旁。
难道是从散花天降临,来考验我铁石心肠?
既非轻罗也非绮罗,你的衣裳是什么模样?
有的深红如猩血,有的浅黄如鹅黄。
有的像淡雅的胭脂,还熏染了百香的芬芳。
终究无法理解,只好打开书信询问吉祥。
原来这是延阁老,从扬州购得的珍藏。
我本不愿忍受这困扰,但内心又难以抵挡。
想拒绝又不敢,只能长久凝视而无所适从。
听说古人言,美好的事物应献给君王。
唤儿点起沉香,以此来敬奉虚无的君皇。

注释

侍者:仆人。
延:映照。
散花天:神话中的仙女。
铁石肠:形容意志坚定。
虚皇:虚无的君主,可能指月亮或抽象的精神象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几的作品《晁侍郎折赠芍药三种》,通过对收到的三种不同颜色的芍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花卉之美的惊叹和对馈赠者的感激之情。首句“室空无侍者,终日延白光”描绘了室内清寂的环境,随后“今夕果何夕,粲者忽在旁”写出了收到花朵的惊喜。诗人将赠花之人比喻为散花天仙,暗示其馈赠的珍贵。

接着,诗人细致地描述了芍药的颜色:“非罗复非绮,何物为衣裳”,形容其色彩斑斓;“或浓若猩血,或浅若鹅黄,或如淡胭脂”形象生动,展现了花朵的层次和丰富。诗人不解其美,于是翻阅典籍寻求答案,得知是晁侍郎从扬州购得,流露出对晁侍郎品味的赞赏。

然而,诗人内心矛盾,既想拒绝又不敢,只能“熟视徒彷徨”。最后,他引用古人之言,认为美好的事物应当进献给君王,但自己却只能“呼儿燎沈水,持以供虚皇”,即点燃沉香,以供奉这些美丽的芍药,表达了对花卉的敬重和对晁侍郎的感激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收录诗词(614)

曾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茶山居士。徙居河南府(今河南洛阳)。历任江西、浙西提刑、秘书少监、礼部侍郎。学识渊博,勤于政事。他的学生陆游替他作《墓志铭》,称他“治经学道之余,发于文章,雅正纯粹,而诗尤工。”后人将其列入江西诗派。其诗多属抒情遣兴、唱酬题赠之作,闲雅清淡。五、七言律诗讲究对仗自然,气韵疏畅。古体如《赠空上人》,近体诗如《南山除夜》等,均见功力。所著《易释象》及文集已佚。《四库全书》有《茶山集》8卷,辑自《永乐大典》

  • 字:吉甫
  • 籍贯:其先赣州(今江西赣县)
  • 生卒年:1085--1166

相关古诗词

海棠洞

玉颊酒潮红,醉头扶不举。

杜老岂无诗,应为六丁取。

形式: 五言绝句

瓶中梅

小窗水冰青琉璃,梅花横斜三四枝。

若非风日不到处,何得色香如许时。

神情萧散林下气,玉雪清莹闺中姿。

陶泓毛颖果安用,疏影写出无声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荷池

名园中有十顷池,一钱不用君得之。

菱荷枯折小鸭睡,绝胜红妆青盖时。

蛙鸣莫作鼓吹想,亦莫问属官与私。

读书之暇招客饮,能有此乐非公谁。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莲榭

郎官一星几时落,乃在水绕山围间。

幽亭野彴不知数,青鞋庾菜何由闲。

眼前突兀见莲榭,秋水泠然沼其下。

凌波仙子袜生尘,露冷风凄微月夜。

愿公清净如远公,吾欲投合保社中。

冰雪肌肤攲翠盖,看花心似太虚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