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残梦和儿韵

情痴倦极,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

邯郸平生难记,记花前、犹醉金钟。

留连处,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

觉来重重追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

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

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

披衣起,倚阑干、人在笑中。

形式: 词牌: 声声慢

翻译

情感深沉,疲惫至极,天色渐晚,吟唱的魂魄无力随风飘荡。
月儿西沉,照在墙壁阴暗处,她的眼睑轻垂,朦胧入睡。
一生的经历难以尽数,只记得在花前,还陶醉于金色酒杯中的时光。
沉迷之处,忽然远处传来山寺的钟声,穿透晴朗的空气。
醒来后深深回忆,如尘埃般飞散,再也找不到过去的痕迹。
我想告诉那位芳卿,你曾是芙蓉花的主人。
人间的兴衰变迁,千年的沧桑,都化作梦境,空无一物。
披上衣服起身,倚着栏杆,笑容中透露出人生的感慨。

注释

情痴:深情痴心。
倦极:极度疲倦。
归迟:归期延后。
吟魂:诗人的灵魂。
月落:月亮落下。
睡睫:闭合的眼睫毛。
邯郸:历史典故,比喻人生如梦。
金钟:贵重的酒杯。
山外:远处的山。
晴钟:晴朗天气中的钟声。
游尘:飘散的尘埃。
芙蓉:荷花,象征高洁。
兴亡:兴起和衰亡。
梦皆空:一切都如梦般虚幻。
阑干:栏杆。
笑中:微笑之中。

鉴赏

这首宋词《声声慢·残梦和儿韵》由赵功可所作,描绘了一位情感深沉的人在夜晚醒来后的思绪流转。词人以"情痴倦极"开篇,表达了内心的疲惫和情感的投入。"天阔归迟,吟魂无力随风",通过写景寓情,暗示了诗人对远方或过去的眷恋,以及此刻的无力感。

"月落墙阴,一屏睡睫濛濛",描绘出月色渐暗,主人公在梦境中沉睡的情景,朦胧而静谧。接着,词人回忆起在邯郸(可能指梦境中的某个地方)的经历,尤其是那些与花前欢饮的美好时光,仿佛还在耳边回响着金钟声。

"忽一声山外,吹度晴钟",这句转折,将梦境与现实相连,钟声的响起惊醒了词人,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现实的召唤。他试图追忆梦境,但"似游尘飞去,那拾遗踪",表明这种努力是徒劳的,如同尘埃般难以把握。

词的下片转向抒发感慨,"寄谢芳卿,向来曾主芙蓉",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逝去事物的致敬。"人间兴亡万感,看千年、与梦皆空",表达了对世间沧桑变迁的深深感叹,认为一切繁华都如梦一般转瞬即逝。

最后,词人披衣起身,倚着阑干,心中满是感慨,"人在笑中",这笑可能是苦笑,也可能是释然的笑,反映出词人对生活的复杂情绪和对世事的无奈接受。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梦境为载体,展现了词人的情感波澜和人生哲思,语言优美,情感深沉。

收录诗词(8)

赵功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末遗民词人。名宋安。七岁丧父,由其祖父抚养成人,有文名,与其堂兄赵文并称“二赵先生”。布衣终身,平身交游詹玉,揭傒斯等人。今存词八首,词风苍劲

  • 字:功可
  • 号:晚山
  • 籍贯:庐陵(今江西吉安)
  • 生卒年:1246-1326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其二)友人至

客里凄凉,桐花满地,杜宇深山。

幸自君来,谁教春去,剪剪轻寒。愁怀无语相看。

谩写入、徽弦自弹。小院黄昏,前村风雨,莫倚阑干。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柳梢青(其一)怀青山兄,时在东湖

一健如仙,东湖烟柳,坐拥吟翁。

几许功名,百年身世,相见匆匆。别来三度秋风。

怕看见、云间过鸿。酒醒灯寒,更残月落,吾美楼中。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桂枝香.和詹天游就访

晓天凉露。天上玉箫吹,飞声如雨。

金阙高寒,闲却一庭梅雨。

漫漫八表尘埃梦,把文章、洗空千古。

精神一似,风裳水佩,兰皋蘅浦。看万里、跳龙跃虎。

甚花娇英气,剑清尘妩。憔悴江南,应念小窗贫女。

朱楼十二春无际,倚苍寒、青袖如故。

茶香酒熟,月明风细,试教歌舞。

形式: 词牌: 桂枝香

绮寮怨.和儿韵

忽忽东风又老,冷云吹晚阴。

疏帘下、茶鼎孤烟,断桥外、梅豆千林。

江南庾郎憔悴,睡未醒、病酒愁怎禁。

倚阑干、一扇凉风,看平地、落花如雪深。

千曲囊中古琴。平泉金谷,不堪旧事重寻。

当日登临。都化作、梦销沈。

元龙丘坟无恙,谁唤起,共论心。哀歌怨吟。

问何似、啼鸟枝上音。

形式: 词牌: 绮寮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