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伍尉

边城二月河冰开,千里万里春风来。

春风吹面雪如掌,忽闻冻雨洒窗响。

念君当上古轮台,令我临风发遐想。

昔人征战今人耕,剑河饮马雪海行。

轮台城头汉月白,走马川边一川石。

石应烂尽月常明,来照霜前夜行客。

贺兰山树青未青,送行多向十里亭。

男儿投笔封万户,莫言此去常辛苦。

美人帐下昼弹筝,大将营中夜挝鼓。

只道儒冠能误人,却将毛颖自随身。

呼儿牵过大宛马,骑出阳关不见尘。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顾光旭的《送伍尉》描绘了边城二月春回大地的景象,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轮台的壮丽风光和戍边生活的艰辛。首联“边城二月河冰开,千里万里春风来”描绘了春天的到来,河水解冻,春风浩荡。接着,“春风吹面雪如掌,忽闻冻雨洒窗响”通过细致入微的观察,写出春风吹过时的冷冽与雨声的意外。

诗人借“念君当上古轮台”表达了对伍尉远赴边疆的深深挂念,以及对历史征程的联想。“昔人征战今人耕,剑河饮马雪海行”两句,对比古今,展现出战争与和平交替的沧桑。接下来,诗人以“轮台城头汉月白,走马川边一川石”描绘了轮台夜晚的静谧与边塞的荒凉。

“石应烂尽月常明,来照霜前夜行客”富有哲理,暗示即使岁月流转,边关的月光依旧照亮旅人的道路。诗人又以“贺兰山树青未青,送行多向十里亭”描绘了送别的场景,贺兰山的青翠与十里亭的离别形成鲜明对比。

最后四句,诗人鼓励伍尉要有豪情壮志,尽管前方路途艰辛,但“男儿投笔封万户”表达出建功立业的决心,而“莫言此去常辛苦”则寄寓了对友人的宽慰。诗人以“美人帐下昼弹筝,大将营中夜挝鼓”描绘军中的生活,既有军妓的乐曲,又有战鼓的激昂,展现出军营生活的多元面貌。

结尾处,诗人以“只道儒冠能误人,却将毛颖自随身”自嘲,表示不应因文弱之名而轻视武力,反而要像毛颖(毛笔)一样随时准备书写边关的英勇事迹。最后以“呼儿牵过大宛马,骑出阳关不见尘”收束,形象地描绘出伍尉跨马远行,消失在滚滚黄沙中的英勇身影。

整体来看,《送伍尉》是一首充满边塞风情的赠别诗,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也展现了诗人对边疆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感慨。

收录诗词(122)

顾光旭(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原

霜落五原树,边城朔吹哀。

乱泉随地出,孤鸟向人来。

汉节萧关道,唐宗灵武台。

山川自莽苍,立马一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王观察望雪山

祁连山上千年雪,兵气销时玉色新。

落日单于收战马,西风汉使议和亲。

试吹羌笛头应白,欲寄寒衣信未真。

争羡边庭班定远,归来万里送车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嘉州舟行至渝

纤月上青衣,迢迢春水肥。

如何万里道,不借一帆归。

夜静鱼龙卧,沙平雁惊飞。

半江星斗外,疑是旧渔矶。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书生

书生岂必便鞍马,上将何妨解佩刀。

汉高犒师忧灞上,屈瑕举趾狃蒲骚。

千金裘敝吾将老,两石弓开客自豪。

擒纵应须筹策定,莫烦西顾圣心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