邳州哭母小祥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

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

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

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

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有一位神圣的母亲,她的美德如同凤凰飞翔,星辰环绕。
去年我在海上悲泣,今年又在邳州痛哭。
遥想那时,仲夏之际,家中设灵位祭奠,宴席频繁。
我已年迈,无法亲身参与祭祀,只能托付给儿孙。
如果早早离世,面对这样的天命,我该如何是好。
如今丧亲之事已毕,我已尽了本分。
母亲曾教导我忠诚,我从未违背她的意愿。
在黄泉之下,我们终将重逢,连鬼神也会感到喜悦。

注释

母圣善:神圣的母亲,品德高尚。
鸾飞星一周:比喻母亲的美德如凤凰展翅,星辰环绕。
哭海上:可能指母亲去世,作者在海边哭泣。
邳州:地名,可能与母亲的去世有关。
仲季间:夏季的中间阶段,指特定时间。
木主:灵位。
支子:儿孙之一。
沦落:遭遇不幸,此处指死亡。
毕亲丧:完成丧亲的仪式。
忠:忠诚。
及泉:死后,在黄泉之下。
鬼神共欢喜:死后与母亲在阴间相聚,连鬼神都会感到快乐。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儿子在为母亲去世而举行小祥(古代丧葬习俗中的一种仪式)时所写。诗人通过这短暂的诗篇,表达了对已故母親深切的哀思和不舍。

"我有母圣善,鸾飞星一周" 开篇即描绘母亲的美德如同神鸟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显得崇高无比。接着两句 "去年哭海上,今年哭邳州" 抒写了诗人对母亲的思念,无论身处何地,都无法摆脱对母親的哀痛。

"遥想仲季间,木主布筵几" 这里通过回忆与母亲共度时光的情景,表现出对母亲日常教诲的怀念。木主即是古代祭祀时用以承载食物的器具,筵几则是古人席地而坐用的草编垫子,这两样东西在这里象征着家中平凡却温馨的生活。

"我躬已不阅,祀事付支子" 诗人的身躯已经无法再见到母亲,而祭祖先的事宜只能交给后代的孩子们去完成。诗人自己也深感无力回天,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代。

"使我早沦落,如此终天何" 这句表达了诗人的悲痛心情,若是早早地失去了母爱,那么这一生又该如何度过?

"及今毕亲丧,于分亦已多" 亲人相继离去,哀伤之情已经堆积如山。"于分"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即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的亲人也越来越多。

"母尝教我忠,我不违母志" 诗人在这里表明,他将坚守母亲生前所教导的忠诚之道,不会有丝毫背离。忠字在此显得尤为重要,是诗人对母亲最深的承诺和纪念。

最后两句 "及泉会相见,鬼神共欢喜" 则表达了诗人希望来世能够与母亲重逢,即便是在泉下,也愿意看到母亲和其他亡灵一样,得到安宁与快乐。

总体来说,这是一首充满哀思的悼念之作。通过对母爱的追忆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诗人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坚定的节操。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陆枢密秀夫第五十二

文彩珊瑚钩,淑气含公鼎。

烱烱一心在,天水相与永。

形式: 五言绝句

陈少卿第一百二十六

卿月升金掌,老气横九州。

前辈复谁纪,吾道长悠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陈宜中第四十

管葛本时须,经纶中兴业。

有志乘鲸鳌,南纪阻归楫。

形式: 五言绝句

陈贯道摘坡诗如寄以自号达者之流也为赋浩浩歌一首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

春秋去来传鸿燕,朝暮出没奔羲娥。

青丝冉冉上霜雪,百年欻若弹指过。

封侯未必胜瓜圃,青门老子聊婆娑。

江湖流浪何不可,亦曾力士为脱靴。

清风明月不用买,何处不是安乐窝。

鹤胫岂长凫岂短,夔足非少蚿非多。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

不能高飞与远举,天荒地老悬网罗。

到头北邙一抔土,万事碌碌空奔波。

金张许史久寂寞,古来贤圣闻丘轲。

乃知世间为长物,惟有真我难灭磨。

浩浩歌,人生如寄可奈何。

春梦婆,春梦婆,拍手笑呵呵。

是亦一东坡,非亦一东坡。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