谶(其二十二)

大浪虽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长干枝。

一鸟南飞却归北,二人东往却还西。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奇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生命以及命运的独特见解。

“大浪虽高不足知”,开篇以“大浪”象征人生的波折与困难,然而即便这些困难再高再大,也并非不可知、不可克服。这句诗暗示了面对生活的挑战时,人们应当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不被表面的困难所吓倒。

“百年凡木长干枝”,接着将人生比作“百年凡木”,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生长,尽管平凡如常,但依然能够长出繁茂的枝叶。这里强调的是时间的力量,以及即使处于平凡之中,也能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展现出生命的活力与价值。

“一鸟南飞却归北”,这一句通过一只鸟的迁徙行为,隐喻了人生的循环与轮回。鸟儿从南方飞向北方,最终又回到起点,象征着生命旅程的周而复始,无论经历多少变化,最终还是会回归到最初的起点。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绘,更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二人东往却还西”,最后两句以两个人的行动对比,进一步深化了对命运与选择的探讨。他们向东行进,最终却转向西方,或许象征着人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意想不到的转折或改变方向。这不仅反映了人生的不确定性,也提示了在面对选择时,保持灵活与开放心态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探讨了生命、命运、选择与循环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与人生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25)

菩提达摩(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谶(其二十三)

可怜明月独当天,四个龙儿各自迁。

东西南北奔波去,日头平上照无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谶(其二十四)

鸟来上高堂欲兴,白云入地色还青。

天上金龙日月明,东阳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轮重复轻,虽无心眼转惺惺。

不见耳目善观听,身体元无空有形。

不说姓字但验名,意寻书卷错开经。

口谈恩幸心无情,或去或来身不停。

形式: 古风

黑儿赋

世有非常人,实惟彼玄士。

禀兹至缁色,内外皆相似。卧如骊马?,立似乌牛跱。

忿如鸲鹆刽,乐似鸬鹚喜。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宝金篇

三十二相眼为先,次观头面要方圆。

相马不看先代本,一似愚人信口传。

眼似垂铃紫色鲜,满厢凸出不惊然。

白缕贯睛行五百,斑如撒豆勿同看。

面若侧墼如镰背,鼻如金盏可藏拳。

口叉须深牙齿远,舌如垂剑色如莲。

口无黑黡须长命,唇似垂厢盖一般。

食槽宽净腮无肉,咽尖平而筋有拦。

耳如杨叶裁杉竹,咽骨高而软不坚。

八肉分而弯左右,龙会高而上古传。

项长如凤须弯曲,鬃毛茸细要如绵。

鬐高膊阔抢风小,臆高胸阔脚前宽。

膝要高而圆似掬,骨细筋粗节要攒。

蹄要圆实须卓立,身形充阐要平宽。

筋骨弯而须坚密,排鞍肉厚稳金鞍。

三峰稳压须藏骨,卧如猿落重如山。

鹅鼻曲直须停稳,尾似流星散不连。

膏筋大小须匀壮,下节攒筋紧一钱。

羊髭有距如鸡距,能奔解走可行千。

已前贵相三十二,万中难选一俱全。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