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画竹十一首(其六)》,是元代画家吴镇的作品。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竹笋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到龙孙满地生","龙孙"比喻竹笋,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竹子在春天破土而出的场景。接下来的"未曾出土节先成",则赞美了竹子坚韧不拔的精神,即使未完全露出地面,其节节高升的态势已经显现。
诗人感叹道:"可怜无个伶伦眼",这里的"伶伦眼"可能指的是能识珠的眼力或欣赏美的眼光,诗人惋惜没有像伶伦那样的人来欣赏这满地的春笋之美。最后一句"尽日垂垂独自清",通过描绘竹子独自清秀的姿态,表达了诗人对竹子孤芳自赏、清高品格的赞赏。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竹子为载体,寓言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吴镇作为元代文人画家,他的诗画作品常常蕴含深厚的文化意蕴和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