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童大用秋官出守镇远

都亭落日尽离觞,潞渚晴波放画航。

花拥旌旄催宦况,雨敲灯火忆邻光。

须知大隐元兼吏,肯道诸侯不似郎。

此去南州歌善政,循良未必只龚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李学曾所作的《送童大用秋官出守镇远》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与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蕴含着对友人赴任地方的期许与祝福。

首联“都亭落日尽离觞,潞渚晴波放画航”,描绘了夕阳西下,都亭中宴饮尽欢,离别之际,友人乘着画船在晴朗的湖面上缓缓离去的情景。这里运用了典型的送别意象,如落日、离觞、画航等,营造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别绪。

颔联“花拥旌旄催宦况,雨敲灯火忆邻光”,进一步展开对友人赴任情景的想象。花拥旌旄,象征着友人即将踏上仕途,前程似锦;雨敲灯火,则是诗人对友人在旅途中的思念,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一种关切和祝愿。这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美好祝愿。

颈联“须知大隐元兼吏,肯道诸侯不似郎”,表达了对友人不仅为官清廉,更能在官场中保持高洁品质的期许。这里“大隐”与“诸侯”形成对比,强调了友人既能处理政务,又能保持高尚品德,不愧为君子之风。

尾联“此去南州歌善政,循良未必只龚黄”,是对友人赴任后能施行善政、造福一方的期待与祝福。龚黄,古代著名的循良官员,此处借指友人有望成为像龚黄一样的贤能官员,为地方带来福祉。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展现了送别时的离愁别绪,又充满了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和期许,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事业的关怀。

收录诗词(35)

李学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文昌邢景旸尹怀集

十年鸣鹿已嘉宾,万里飞凫又远臣。

自古亲民端是令,于今为政几称神。

山城花暖迁莺早,海国云连过雁频。

君去不须多访道,而翁遗爱在西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钟邦臣出守广州用杨子山限韵

光明如月静如秋,诗满行囊书满篝。

宦况元从清处得,民情偏向苦中求。

使君便是端阳彦,圣主今无岭外忧。

方岳古来多拜相,道傍先问喘时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酬林伯乔兼呈杨掌科

疏慵成癖喜成狂,两放閒情到野庄。

涧水半桥归别壑,山云几片度低墙。

步旋花径盘纡远,坐傍松阴笑语凉。

但愿年年人似玉,春风一度一寻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思乡与伯乔子山限韵同赋

浪曳长裾入帝京,年来却恨少閒行。

鲈肥秋水无张翰,瓜熟春田欠邵平。

亲老凭谁娱晚景,儿痴浑未识方名。

何当拂袖南山去,无数松枝好挂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