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德远判县与母同生日(其二)

綵衣何似舞衣轻,鸾镜还如水镜明。

百里弦歌归有道,一轩风月不胜情。

口香知吮莲华墨,山近闻拖蜡屐声。

百拜一樽须竟醉,看飞凫舄上蓬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彩衣哪比得上舞衣轻盈,鸾镜明亮犹如水面清澈。
百里之外的歌声乐曲,都显出归途有道,一轩风月美景却难以承载深情。
口中的香气仿佛来自莲蕊墨香,近处山间传来拖曳木屐的声音。
举杯敬酒直到尽醉,只为看那仙鹤般的足迹踏上仙境。

注释

綵衣:华丽的衣服。
舞衣:舞蹈时穿的轻盈服装。
鸾镜:镶嵌有鸾鸟图案的镜子。
水镜:比喻明亮如水的镜子。
弦歌:音乐和歌唱。
归有道:指归途有明确的方向或道理。
一轩风月:一轩指的是小屋,风月代表美好的景色。
胜情:承受不住的情感。
吮:吸吮。
莲华墨:莲花般的墨香,可能指墨水或书香。
蜡屐声:拖曳着蜡制木屐的声音。
百拜:多次下拜,表示敬意深厚。
一樽:一杯酒。
蓬瀛:蓬莱和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温馨而雅致的画面,诗人以母亲的生日宴会上的场景为背景,表达了对母亲的敬爱和亲情的浓厚。首句"綵衣何似舞衣轻",将母亲的服饰与舞者的衣裳相提并论,暗示了母亲的仪态轻盈,如同舞者般动人。次句"鸾镜还如水镜明",通过比喻,赞美母亲容颜如镜,青春常驻。

"百里弦歌归有道",写出了地方官员钱德远在母亲生日这一天,带着百姓的祝福和欢歌返回家中,体现了他的仁政和得民心。"一轩风月不胜情",则借风月之景,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情的难以言表。

"口香知吮莲华墨",通过嗅到母亲口中残留的墨香,暗示她可能在教子读书,体现了母亲的贤良和教育智慧。"山近闻拖蜡屐声",通过细微的声音,描绘出母亲在附近散步的情景,展现了母爱的宁静与慈祥。

最后两句"百拜一樽须竟醉,看飞凫舄上蓬瀛",诗人表示要以深深的敬意和满杯的酒,表达对母亲的感激之情,并期待在醉意中与母亲共享天伦之乐,仿佛能看到母亲如仙人般升腾至仙境,寓意母爱的崇高和永恒。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诗,既赞美了母亲的美丽与智慧,也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敬爱和对家庭和睦的向往。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钱德远判县与母同生日(其一)

西风一奏近闻韶,丹凤将雏下九霄。

忽忆山川缠锦绣,又传歌吹杂刍荛。

扶携共醉瑶池日,鼓舞同升玉帝朝。

一等壶中人不老,下方鹏鴳亦逍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张钦夫知严州(其二)

试与专城定著勋,何曾闲冷坐忘君。

旧来云梦元无际,此段风流独有闻。

世故自怜生仲达,人谁不念故将军。

等闲莫露鞭笞手,准拟羝羊或败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寄张钦夫知严州(其一)

未关西洛无宗旨,自是东家有故常。

释梵不为宁过计,江湖有道合相忘。

交君一臂风千里,老我平生梦几场。

云月烟林真杜口,何如弟子列成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寄赵宣教

却立群峰北望看,断虹飞雨即家山。

一时别舸惟公在,半世清游比梦閒。

卜筑未嫌身老大,著书先怯眼斓斑。

湖西为觅菟裘地,岁晚连墙共往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