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所愁便写,无可道便罢休,君若问神仙,试想想崔李本事;
一自下故深,百能容故博大,我来望江汉,长殷殷官胡替人。
这首诗《黄鹤楼联》由清代诗人吴獬所作,展现了诗人对黄鹤楼的景仰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历史变迁的独特见解。
首句“有所愁便写,无可道便罢休”,开篇即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无论是愁绪还是无言的感受,都以文字的形式倾诉出来,体现了诗人直面内心、不避讳情感的坦诚态度。
接着,“君若问神仙,试想想崔李本事”,这里巧妙地引用了古代文人崔颢和李白的故事,暗示了黄鹤楼作为文人雅集之地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般才华横溢文人的向往与敬仰。
“一自下故深,百能容故博大”,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黄鹤楼的象征意义,不仅指出了黄鹤楼地理位置的险峻,更寓意着它能够包容万物、广纳贤才的广阔胸怀,体现了诗人对黄鹤楼深厚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
最后,“我来望江汉,长殷殷官胡替人”,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眺望着江汉的壮丽景色,内心充满了对过往历史人物的怀念与感慨,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忧虑与期待,表达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
整体而言,《黄鹤楼联》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历史文化的追忆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探索,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思的佳作。
不详
每眼前望吴楚东南,辄忧防海;
只胸中吞云梦八九,未许回澜。
几老成精,莫怪独行难识我;
谁吟不朗,只应飞度未如君。
大如天君山拳石;观于海洞庭一抔。
朝廷新政,倚重惟公,叹大才槃槃,不图傅说骑箕去;
门下多材,庸驽愧我,恨劳人草草,欲向长沙筑室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