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六首(其一)

地狱天堂,八字打开,谁知无去亦无来。

若言已得三禅乐,未免将身自活埋。

形式: 偈颂

翻译

地狱与天堂,仅由八字揭示,无人知晓去留无定。
如果说已经抵达三禅的极乐世界,也可能陷入自我束缚之中。

注释

地狱:指痛苦或恶报的世界。
天堂:指幸福或善报的世界。
八字:在中国传统命理学中,指人的出生年、月、日、时四个字,象征命运。
无去亦无来:没有明确的方向或结果。
三禅乐:佛教中的三种禅定境界,象征极乐。
活埋:比喻陷入困境或自我设限。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崇岳所作的《颂古六首》中的第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生死和禅修的深刻主题。"地狱天堂,八字打开",形象地揭示了人生的两极,暗示生死之间的界限并非绝对,可能通过某种智慧或修行得以超越。"谁知无去亦无来"进一步表达了生死轮回的观念,认为生死并非简单的去与来,而是超越了常规的观念。

"若言已得三禅乐",这里的"三禅"是佛教中的一种禅定境界,通常指初禅、二禅和三禅,代表精神的逐渐静定。然而,诗人接着说"未免将身自活埋",意味着即使达到了这种高深的禅定境界,如果不能真正领悟生命的真谛,也可能陷入自我束缚,如同活埋于自己的理解之中。

整首诗寓含了对生死、禅定与解脱的深刻思考,鼓励人们超越世俗的观念,寻求真正的内心自由。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六首(其四)

狗子佛性无,门上钉桃符。

千邪俱不入,百怪尽消除。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二一)

一二三四五,五四三二一。

风过树头摇,天晴日头出。

会得日头出,不会而自屈。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九)

有你不有我,有我不有你。咬定牙关,齐之以礼。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一一六)

识不识,见非见。说易说难,如油入面。

形式: 偈颂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