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

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

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閒。

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

诹求逮耆耄,采录及蒯菅。

论述本至公,不待润与删。

居然是传信,可但起浇顽。

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

周旋得所愿,欣快忘幽孱。

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

佳兴殊未极,延缘念当还。

呼童夙严驾,东明映青山。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瑞所作,名为《六月三日赴周南翁之招时芳洲留梅山堂述行实仆与观焉临别以高山流水四字分韵约仲退同赋瑞得山字》。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相聚的情景,以及对友人周南翁的敬仰之情。

首句“人事恒有数,一聚百阻难”表达了人生的聚散无常,相聚不易的主题。接着,“朅来集斯堂,主客俱萧閒”描绘了聚会的场景,主客双方都显得悠闲自在。诗人赞扬周南翁“明公图不朽,盘礴笔墨间”,表示对其文学成就的敬佩,并提到周南翁广泛搜集资料,公正地记录历史,使得“古今文章家,我粗窥一斑”。

“兹事未易言,千载有相关”强调了这段经历的重要性,它跨越时空,具有深远的意义。诗人与友人在聚会中畅谈,心情愉悦,忘记了生活的烦恼。“炎尘屏四野,清风洗沈瘝”描绘了聚会地点环境的清新宜人,仿佛能洗净心中的忧虑。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聚会结束的不舍,期待再次相聚,并提前安排好出行准备,准备在清晨前往青山。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聚会的温馨氛围和对友人的深厚情谊。

收录诗词(362)

徐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度宗咸淳间应进士举,不第。祖父云岩、叔祖东绿皆善诗,叔父洁山居士,弟可玉、宗玉,从弟楚玉、兰玉皆有文才,次第任散官。所著则《松巢漫稿》,卒年七十一。吴存挽之曰:“善人已矣,空留千百年番水之名;后世知之,当在数十卷松巢之稿!”其见重于当时如此。后许竹南《有怀》诗云:“江北江南老弟昆,三生文会几评论。蚤知倾盖头俱白,悔不连床话共温。洲没草枯芳士歇,巢倾鹤去故枝存。至今惟有湾头月,照我溪南水竹村。”

  • 字:山玉
  • 号:松巢
  • 籍贯:江西鄱阳
  • 生卒年:1255~1325

相关古诗词

辛丑九月十二与芳洲留宿雅山堂岁且周矣芳洲再往赋古诗十二韵奉寄壬寅九月十一日也

山林或尘土,城郭无市哗。

境胜固繇人,况是诗书家。

小斋贮虚明,景物亦可嘉。

怪石卧屃赑,修藤绾龙蛇。

清泉纤纤草,小树疏疏花。

主人古衣冠,宴坐胜纷华。

群从俨连璧,学子铿冲牙。

喜我味稍同,下榻煮秋茶。

道充韵更长,身退心自遐。

岂惟擅清致,当在勒与差。

别来入梦频,急景令人嗟。

寄诗写幽怀,勿与世俗誇。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送余晋仲游庐山

登山信有道,游山诚好奇。

胸中无丘壑,历览将何为。

庐君倚天立,秀甲东南垂。

非有千里遥,汇泽同津涯。

平生几入梦,未往神先驰。

玄烟锁青牛,鹿场草离离。

竹林隐云表,真汉不可窥。

子行勿浪漫,寻访宜舒迟。

灵扃凭谁启,绝学从谁师。

老我世味淡,爱山心不移。

床头赤藤杖,时作龙吟悲。

为我谢庐君,行当赴幽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次韵仲退见贻一首

先虑所不到,事乃谬不然。

两失竟相当,富贵与神仙。

真意寓采菊,苦心怀食莲。

古来贤达人,何适而非天。

惟君淡世味,胸中著千年。

众浊纷其前,每以至理湔。

怜我根器钝,未试麻姑鞭。

时时出匕剂,欲俾沈疴痊。

岁晚有深期,逝川无西还。

何事更留衣,必待夜半传。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饶娥祠

三极势虽异,一理实贯通。

人极苟不立,天地亦将穷。

饶娥小家子,至老根彝衷。

精诚裂金石,冥感驱鱼龙。

予幼读柳碑,凄其仰英风。

兹焉访遗迹,山椒峙灵宫。

滩石既嵯峨,古木亦巃嵷。

乃知一念烈,天地同其功。

天地不可尽,此念曷有终。

再拜下山去,日射春江红。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