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的《抵新安访汪司马伯玉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以访友为线索,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首联“五子当年迹已陈,竹林携手重伤神”,诗人追忆往昔,感叹时光流逝,昔日五子携手竹林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却已成陈迹,令人心生伤感。这里运用了典故,五子可能是指古代的五位贤士,竹林则是隐喻高洁的友情环境。
颔联“齐驱碣石无先辈,学步邯郸愧后尘”,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在追求卓越的路上,既没有前辈可以效仿,也感到自己在邯郸学步时的笨拙,暗含对自己才能的自我审视和谦逊态度。
颈联“海内谁当司马客,山中今见牧羊人”,诗人将自己比作海内的游子,而将友人比作山中的牧羊人,表达了对友人生活状态的关心和对自身漂泊生活的感慨。同时,这里也借用了历史人物司马迁的典故,暗示友人虽处山野,却有如司马迁般不屈的精神。
尾联“惟应乞取朝元诀,坐啸天都望玉宸”,诗人表达了希望得到友人指引,学习如何达到理想境界的愿望,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高尚品德和智慧的敬仰之情。朝元诀可能指的是道家修炼的秘籍,天都是道教中的仙境,玉宸则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或理想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回忆、自省、对比和向往,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自我成长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情感真挚,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