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大晦出小晦,过尽山峰翠。
寒云抱幽石,枯卉老壖濑。
沿流路偪侧,当道屋破碎。
却立重回首,瀑布泻云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元之所作的《大小晦山》。诗人通过描绘大晦日和小晦日之间的景色变化,展现了山峰的翠绿与自然的静谧之美。"大晦出小晦,过尽山峰翠"两句,以时间的流转引出山色的渐变,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接下来的"寒云抱幽石,枯卉老壖濑",通过"寒云"和"幽石"的对比,以及"枯卉"和"老壖濑"的描绘,刻画了山中环境的冷寂和岁月的痕迹,给人以荒凉而深沉的感觉。
"沿流路偪侧,当道屋破碎"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路的险峻和破败,反映出人迹罕至的景象,增添了诗的荒野气息。
最后的"却立重回首,瀑布泻云背",诗人站在原地回首,视线被瀑布从云层背后倾泻而下的壮观景象所吸引,这一动态画面既表现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也寓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大小晦山的自然风光,同时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宋诗清新脱俗的韵味。
不详
杨花剩得晴方好,榆荚其如世上贫。
花向喜中看更好,分明春色解欺人。
危亭上拂烟雾光,苍崖深到蛟螭穴。
天河飞来破山翠,寒入疏林风自发。
翻珠错玉无时歇,岩前散作千秋雪。
寒声萧萧凛毛发,白云朵朵翔空灭。
飞流溅沫入毫端,天与一诗为题绝。
洒窗蚕食叶,入竹蟹行沙。
鸟掠琴弦穿静院,吏收诗草下閒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