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龟山

渎庙龟山顶,长淮日夜东。

放船方海月,挂席更天风。

鬼物荒唐里,神功镇静中。

济川吾岂敢,斯道正无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诗人过龟山时所见的壮丽景象与深邃哲思。首句“渎庙龟山顶,长淮日夜东”以龟山为背景,点出其地理位置,长淮河日夜东流,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阔,也隐喻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

“放船方海月,挂席更天风”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自然之中,放舟于海上,月光洒满海面,帆布在风中飘扬,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这里的“海月”与“天风”,不仅描绘了眼前的景色,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鬼物荒唐里,神功镇静中”则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思考。在看似荒诞不经的自然现象背后,蕴含着不可忽视的力量——“神功”。这不仅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人类智慧与精神力量的肯定。通过“镇静”二字,诗人表达了面对自然与生活的复杂多变,保持内心平静的重要性。

最后,“济川吾岂敢,斯道正无穷”表明诗人虽不敢言能渡尽世间一切困难(“济川”),但追求真理与智慧的道路却永无止境。“斯道”既指自然之道,也暗含人生之道,体现了诗人对知识探索与道德修养的不懈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知识与道德修养的执着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648)

邵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杨仪部

驱驰山水国,野兴入秋多。

佳处每十宿,浩然时一歌。

渡江乘月坐,题石带云磨。

为问南峰主,相逢谓我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德兴思家

正是思家地,山中更雨中。

林明初得月,泉响半因风。

卧榻辰瞻北,巡车道指东。

慈闱无一字,何处问来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访舒方伯本直

细雨深山路,高风勇退人。

骨同仙入相,心与道为邻。

白发霜馀少,丹崖眼底真。

归舟逐烟水,回首已迷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次杨澹成新春感怀韵

喜雪还愁雪,人将谓我何。

不堪雷太蚤,况复雨兼多。

黄鸟声全涩,红梅色半酡。

凭谁吹古律,一笑转阳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