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小舫闲撑莫厌迟,比于刳艇劣相宜。
漕河有处通陂水,深入荷花人不知。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悠闲的夏日景象。诗人乘坐着一艘小巧的船,慢慢地游荡在漕河上,享受着这份宁静。他觉得这样的小舫非常适合在这样的环境中行驶,比起那些大型的刳艇(可能是指木筏或简陋的舟艇)更为适宜。漕河与陂水相连,小船深入其中,荷花环绕,人迹罕至,营造出一种隐秘而清幽的意境。诗人通过对小舫的悠闲撑行和环境的描绘,表达了对刁太博新墅周边自然风光的喜爱和赞赏。整体上,这是一首富有生活情趣和隐逸之美的田园诗。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植干森然美在庭,更怜相倚自青青。
翠姿且有干云势,岂是孤生向远坰。
前占寒食一百六,算到其时未合开。
丹艳已先灰管动,不由人力与栽培。
当时开向杏花后,今日绽当梅萼前。
不畏雪霜何太甚,繁英如火满枝燃。
莎径依然见莎叶,莲塘无复有莲花。
更看白水满城下,说著当时龙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