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东麓亭因过西山道院

幽房去何处,只隔杏花丛。

碧水如明镜,青山挂彩虹。

庭滋芳草遍,城枕大江雄。

虽复邻朝市,东南在目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自然景象,以及诗人对隐逸与繁华之间心境的微妙感受。首句“幽房去何处,只隔杏花丛”,暗示了诗人所处之地环境清幽,杏花簇拥,仿佛与世隔绝。接下来的“碧水如明镜,青山挂彩虹”运用比喻,将水面比作明亮的镜子,青山则如彩虹般绚丽,展现出山水之美。

“庭滋芳草遍,城枕大江雄”进一步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庭院里芳草茂盛,城市的建立依傍着壮丽的大江,显示出一种宏大与宁静的交融。最后两句“虽复邻朝市,东南在目中”,诗人虽然身在接近闹市的地方,但目光所及之处仍是东南方向的开阔景色,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繁华尘世的超脱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东麓亭周边的景色,同时也传达了诗人的心境,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隐逸与都市生活的独特思考。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送湛甘泉尚书赴京

海内称耆旧,公名满缙绅。

遭时佐明主,几岁托邦人。

镇俗山河壮,移官省阁新。

平生经济在,诣阙待亲陈。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潘鹅峰侍郎改官兵部

清朝司马贵,选授必人英。

已佐金陵久,还徵采鹢行。

殊方知姓字,前席待光荣。

公到多筹画,边尘岂复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不寐

冬来不适意,况复雁南飞。

枕上空山叶,窗中明月晖。

一秋多在病,千里正思归。

不耐江南住,今年又授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刘叔正出守永平

南国接芬芳,忻闻荐省郎。

君行名已晚,此别路何长。

马首指沧海,渔阳即故疆。

异时儒术理,为郡有辉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