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五言律诗《恨》。诗人以"零落先朋旧"开篇,表达了对旧友离散的感慨,透露出一种孤独和失落的情绪。接着,他用"艰危但甲兵"描绘了社会的动荡不安,暗示了战乱频仍的时代背景。
"陆沉应有任"暗指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沉浮,诗人认为在这样的艰难时刻,应该有人能承担起责任,但又不明说何人可以胜任。"瓦解向谁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混乱和迷茫,表达对社会崩溃的忧虑。
"展转疑吾道"反映了诗人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反思,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感到困惑和无奈。"低回愧此生"则流露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深深自责,以及对生命的无尽遗憾。
最后,诗人以"不知巫峡水,流恨几时平"收束全诗,将个人的哀怨之情融入到巫峡流水之中,寓意着愁绪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绝,表达了对未来的悲观和对过去的追悔。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描绘社会和个人的困境,展现了诗人对时代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