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区越所作的《赠俞邑博归浙》。诗中描绘了对友人俞邑博归乡的深情厚谊与对其才华的赞赏。
首句“教出吴兴有正传”,赞美俞邑博在吴兴地区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正统的学识传承。接着,“春风门巷蔼新弦”以春风轻拂门巷、琴声悠扬的景象,比喻俞邑博的学问和品德如春风般温暖,影响着周围的人。
“东山乔梓堪梁栋,西浙柔桑暗石田”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俞邑博比作东山上的高大树木,可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同时,也以西浙的柔桑和石田,象征其学问深厚,能够为地方发展做出贡献。
“畏此简书来郑重,美非吾土尚迟延”表达了对俞邑博归乡的尊重与期待,同时也流露出一丝不舍之情。简书,古代文书,此处指俞邑博归乡的正式通知,郑重表示了对这一决定的重视。美非吾土尚迟延,则是在赞美俞邑博的同时,也表达了希望他能尽快回到自己的家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力量的愿望。
最后,“六桥花柳孤山鹤,尘梦今朝洗玉泉”以六桥、花柳、孤山、鹤等自然景物,以及洗玉泉的比喻,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寄托了诗人对俞邑博归乡后生活美好、心境宁静的祝愿。六桥花柳象征着春日的美好景色,孤山鹤则寓意着高洁脱俗,而洗玉泉则是对心灵纯净、精神升华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展现了对人才的尊重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心灵净化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