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二首(其一)

三五月明夜,秋色最清时。

却教人意惆怅,向夕雨如丝。

漫说浮云深处,安得浮云卷去。千里共清晖。

有酒镇慵把,空对暝烟低。到深夜,莹镜彩,透书帷。

问天何故,今夕偏令月来迟。

应恹人间弦筦,特藉氛昏遮满,镇与俗相违。

直待万缘寂,来慰素心期。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其一)由清代诗人端木埰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月色之美,以及由此引发的复杂情感。

首句“三五月明夜,秋色最清时”,开篇即点出秋夜月圆之景,清冷而明亮,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却教人意惆怅,向夕雨如丝”两句,以“却”字转折,表达出在如此美景之下,诗人内心却难以摆脱淡淡的哀愁,仿佛是傍晚细雨般绵延不绝的情绪。

“漫说浮云深处,安得浮云卷去”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绪,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在那高远的云层深处,也难以找到心灵的归宿,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接下来,“千里共清晖。有酒镇慵把,空对暝烟低”几句,借酒消愁,却只能面对着暮霭沉沉,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到深夜,莹镜彩,透书帷”描绘了深夜时分,月光如镜,穿透书斋的帷幕,将清辉洒落于书桌上的情景,既展现了月色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知识、学问的追求与向往。

“问天何故,今夕偏令月来迟”一句,诗人直接发问,为何偏偏在今晚让月亮迟到,既是对自然现象的疑惑,也是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流露出一种对命运的无奈与追问。

最后,“应恹人间弦筦,特藉氛昏遮满,镇与俗相违”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反感,认为人间的纷扰与喧嚣与他所追求的清静与高洁格格不入,而“直待万缘寂,来慰素心期”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一切尘缘消散之后,能够找到心灵的宁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理想与现实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在寻求精神寄托过程中的孤独与挣扎。

收录诗词(101)

端木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水调歌头二首(其二)

皇宋有夫子,天与宰衡材。

卓哉仁祖明圣才为子孙培。

况值元丰天子,每读先生文字,辄自叹奇才。

尔日傥登用,韩范许同侪。恨群小,争忌嫉,肆挤排。

南海人去从此南渡祸胚胎。

已恨当时击掊,更有腐儒袭谬,身后毁犹来。

异代执鞭幕,酾酒友余哀。

形式: 词牌: 水调歌头

念奴娇四首(其一)

伤哉贫也,教人世多少,须眉无颜色。

留得乾坤清气在,输与茅檐弱息。

玉琢心坚,金将胆铸,岂守凡情迫。

寒泉深处,定知含笑相即。

从此身作完人,心无遗憾,也终全清白。

几辈峨冠方讲学,都被金夫沈溺。

荆布家风,蓬蒿生长,那藉诗书力。管彤熴耀。

远哉丰镐遗泽。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四首(其二)

清标玉立,况门高通德,齿当强仕。

翠阴庭槐绵世泽。鸣凤丹山万里。

奉笔中台,分麾上路,指顾风云起。

出其余绪,足当吾辈千亿。

漫惜哀乐中年,休论丝竹,文字堪娱戏。

叹老嗟悲浑未合,词组为君介祉。

吏部精勤,希文忧乐,好作他山砥。

烟波带笠,功成徐遂初志。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念奴娇四首(其三)

氛眠催暝,想阴阴一片,水村山郭。

为忆荒园篱落静,酝酿古梅新萼。

峭冷侵帷,晴阳敛树,坐觉鹴裘薄。

旅愁如结,最宜同釂杯杓。

输与卧雪袁安,衡门悄掩,选韵闲中乐。

我亦豪情同访戴,剡水高怀如昨。

拟撰良辰,远招胜侣,芳酒开朱阁。瓣香前哲。

篴声重倚飞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