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浮世即浮家,书车与钓车。
梦中行熟境,尘外立生涯。
篱落千丝柳,池塘两部蛙。
儿曹问农事,䆉稏隔田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浮世即浮家,书车与钓车"表明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态度,是一种轻视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方式。"梦中行熟境,尘外立生涯"则是说诗人在梦中也能行走在自己熟悉的地方,这个地方已经超脱了尘世之外,建立了一种精神上的避难所。
"篱落千丝柳,池塘两部蛙"形象地描绘出一个宁静的田园景色,柳絮如织网一般,池塘中蛙声此起彼伏,都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意境。"儿曹问农事,䆉稏隔田花"则是说诗人的子女在询问农事,这里的"䆉稏"指的是植物茂密的样子,而"隔田花"可能是指田野间开满了花朵,隔绝了视线,也增添了一份生活在自然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红尘、追求心灵自由的向往,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赞美。
不详
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苔深雨径寒,花落径斓斑。
此处无名利,谁人肯往还。
性慵棋局废,坐久茗瓯閒。
禅观非难事,休官学住山。
有君子兮居沧波,芝兰之室未足多。
为香终日成痴绝,不著此亭如香何。
光风霁月荡心目,幸甚吴侬沾剩馥。
兹时消得为衣裳,对翁更把离骚读。
一犁足春雨,一丝摇晴风。
乐此至乐地,其惟蓑笠翁。
举世昏昏醉未醒,独醒寂寞楚江滨。
后人爱把离骚读,不道离骚误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