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二十一首(其十六)

隋帝易广勇,天命以不长。

唐宗昧治恪,本支竟摧戕。

圣人有达节,变通亦何常。

禹汤不同迹,万古皆明王。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刘基所作的《咏史二十一首》中的第十六首。它通过历史典故,对隋帝杨坚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统治进行了对比和反思。

首句“隋帝易广勇”指出隋文帝杨坚凭借其勇猛和扩张政策建立了强大的隋朝,但接下来“天命以不长”暗示了这种强大并未长久,暗指其短命的结局。接着,“唐宗昧治恪”提到唐太宗李世民虽然在治理上有所欠缺,但他的子孙却最终巩固了唐朝的基业,这与隋朝的衰落形成鲜明对比。

“圣人有达节,变通亦何常”强调圣贤人物懂得适应时势,灵活变通,并非一成不变。最后两句“禹汤不同迹,万古皆明王”引用大禹和商汤的例子,他们虽然治国方式各异,但都因深得民心而成为千古明君,表明真正的王者并不拘泥于形式,而是以百姓福祉为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隋唐两代的比较,表达了对明智领导和适时变革的推崇,以及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585)

刘基(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曰文成,元末明初杰出的军事谋略家、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明朝开国元勋,汉族,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他以神机妙算、运筹帷幄著称于世。刘伯温是中国古代的一位传奇人物,至今在中国大陆、港澳台乃至东南亚、日韩等地仍有广泛深厚的民间影响力

  • 籍贯:浙江文成南田(原属青田)
  • 生卒年: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相关古诗词

咏史二十一首(其十七)

永嘉昔溃乱,南渡驰五马。

长江画天堑,九庙扇灰灺。

岂无运甓人,亦有誓江者。

眢池不扬波,灵物栖旷野。

哀哀黍离泪,空向新亭洒。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咏史二十一首(其十八)

荜门翳蓬蒿,穷巷绝马迹。

中有抱膝人,疏粝不充食。

荣华过浮埃,敝服无愠色。

献玉鄙卞和,扣角羞宁戚。

天潢不垂云,中夜起叹息。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一首(其十九)

吾爱闵仲叔,幽居翳茆茨。

应辟思济世,利禄岂其私。

进当致尧舜,退则老蒿藜。

焉能犬马豢,以为天下嗤。

形式: 古风

咏史二十一首(其二十)

美人皎如玉,挟瑟升高堂。

泠泠向长风,操作孤凤凰。

曲度未终竟,玄云蔽穹苍。

走兽骇赴林,飞鸟号且翔。

高山与流水,日莫空凄凉。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