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凤阳城外(其二)

元老还朝起废臣,二陵收气避黄巾。

忽闻淮泗声援地,已奉邯郸假号人。

南渡半年输弱晋,西来群盗甚苻秦。

青丝白马他年恨,草木余威在寿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查慎行的《过凤阳城外(其二)》,主要描绘了历史事件与场景。首句"元老还朝起废臣"暗示了一位元老级人物回归朝廷,可能参与了废立之事,显示出政治权力的更迭。"二陵收气避黄巾"暗指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元老或许是为了平定叛乱而归。

"忽闻淮泗声援地"转至对军事行动的描述,淮泗地区成为对抗叛乱的重要战场。"已奉邯郸假号人"则提及了一个被临时授予名号的人物,可能是地方势力或起义军领袖,显示了局势的复杂。

"南渡半年输弱晋"进一步揭示了历史背景,可能是指东晋时期,南方政权在对抗北方势力时暂时失利。"西来群盗甚苻秦"则借古喻今,将当前的盗贼势力比作前秦时期的强大敌人。

最后两句"青丝白马他年恨,草木余威在寿春"以形象的意象收尾,"青丝白马"象征着英雄的遗迹,"他年恨"表达了对过去的遗憾和对未来的忧虑,"草木余威"则暗示着凤阳城外仍有历史动荡的痕迹,寿春之地仍存有昔日战乱的威慑力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凤阳城外的历史变迁和复杂局势,寓含了诗人对时局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思考。

收录诗词(97)

查慎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初名嗣琏,字悔余,号他山,赐号烟波钓徒,晚年居于初白庵,所以又称查初白。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特授翰林院编修,入直内廷。五十二年(1713),乞休归里,家居10余年。雍正四年(1726),因弟查嗣庭讪谤案,以家长失教获罪,被逮入京,次年放归,不久去世。诗学东坡、放翁,尝注苏诗。自朱彝尊去世后,为东南诗坛领袖。著有《他山诗钞》

  • 字:夏重
  • 号:查田;后改名慎行
  • 籍贯:海宁袁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650~1727

相关古诗词

甘泉汉瓦歌为侯官林同人赋

林生老立专门学,金石遗文卷盈握。

曾经从宦走长安,断碣残碑藓亲剥。

昭陵迹废补亡阙,磨石山高穿硌确。

冰霜裂面虎豹嗥,沙砾堆中拾完璞。

摩挲铜狄自何年,万栋灰飞片瓦全。

为按黄图考宫殿,始知地是汉甘泉。

底平面正规而圜,肖形似镜还如钱。

其高半寸径三寸,旁具轮郭中不穿。

土花蚀后文留识,上有长生未央字。

龙拿凤攫结撰奇,肉厚肌疏形体异。

与人作砚不中用,抱质如初无变置。

吁嗟乎杨刘不作识者希,时俗谁能辨真伪。

巧多滋伪朴者真,此瓦人间盖无二。

岂同冰井香姜阁,埏埴纷纷托疑似。

劝生勿更加砻磨,本色须教存古意。

生颔此语索我诗,我诗质直无姱辞。

请烦拓致数十本,遍乞羊何共和之。

或恐流传落人口,陶甄又复成今手。

形式: 古风

仙游茅笔歌

群山海上来,络绎趋九仙。

仙翁此山住,示梦于几先。九仙祠祈梦最灵。

山中老樵枕石眠,斧柯断烂不记年。

梦中仿佛遇神授,笔花昼吐黄茅天。

觉来信手缚不律,巧被笔工偷妙术。

遂令九仙祠下三脊茅,用与鸡毛鼠须匹。

中书免冠头不秃,菅蒯居然效微质。

幸渠一束价未高,殿头簪珥非汝曹。

若教朱墨官尽取,便恐仙山成不毛。

君不见连山伐竹兔拔毫,铁梳胶缀何其劳。

秽史自执奸吏操,直与此辈供锥刀。

老夫钞书指生茧,怕搦人间管城管。

涂鸦结蚓随尔为,不要残年护吾短。

形式: 古风

西湖棹歌词(其一)

湖面平添积雨余,放生池外葑初除。

谁司水族加恩簿,开过桃花未打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西湖棹歌词(其二)

凿开混沌著丹青,落石犹疑处士星。

白鹤不归梅树老,鹭鸶飞上御书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