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诗屋中閒借隙光,老来犹苦未知方。
羡君句法源头活,此意曾参到紫阳。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所作的《高洁堂来见因次前韵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身处诗屋之中,感受到一丝缝隙中透出的光线,感叹自己年事已高,仍在探索生活的道路,不知何去何从。他赞赏来访者诗才横溢,句法生动,犹如源头活水,显示出对高深意境的理解,这让他联想到紫阳(可能指的是道教思想家紫阳真人张伯端),暗示来访者的思想境界达到了一种超脱与高洁。整体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来访者的钦佩以及对自己境况的反思,流露出一种寻求智慧和人生方向的深层感慨。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君家文献日争光,声价如今重上方。
我老尚知师古学,为搜古集到渠阳。
室如晦处有通光,内外相须是直方。
认取青毡为旧物,要看鸣凤在朝阳。
赤日途中嚼冰雪,红尘城外见林泉。
一时邂逅犹快意,十载清閒我谢天。
易来难去家半里,似有还无雨数丝。
烂醉池边野花下,黄昏犹有未成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