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金井寒生一水池,读书窗纸照萤飞。
悲欢穷泰寻常共,掷破还须匣取归。
这首诗描绘了砚台的精致与诗人对文房四宝的深厚情感。首句“金井寒生一水池”,以“金井”象征砚台的珍贵与华美,而“寒生一水池”则暗示了砚台中储水的功能,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散发出的清凉之感。接下来,“读书窗纸照萤飞”一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夜晚读书时,砚台中的灯光如同萤火虫般在窗外闪烁的情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充满诗意的学习氛围。
“悲欢穷泰寻常共”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百态的深刻理解,无论是人生的喜怒哀乐,还是富贵贫贱的差异,在他看来都是日常的一部分,体现了他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最后一句“掷破还须匣取归”,则流露出对文具的珍视之情,即使砚台不慎损坏,也要小心翼翼地收好,体现了对传统文化和文人雅趣的尊重与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砚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文房四宝之一的砚台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
不详
北宋书法家、画家,书画理论家。祖籍太原,迁居襄阳。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多蓄奇石。世号米颠。书画自成一家。能画枯木竹石,时出新意,又能画山水,创为水墨云山墨戏,烟云掩映,平淡天真。善诗,工书法,精鉴别。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礼部员外郎
祥云蔼蔼拥华筵,玉府蓬山见上仙。
琼杯潋滟祈眉算,永荐生申寿八千。
一园松竹冷阴森,犹得桓公叹可临。
却叵刘琨看左传,玉壶徒缺误雄心。
鸥鹭依寒水,蒹葭静晚风。
烟光秋雨细,树色碧山重。
赏心亭上群山雪,三夕丹渊借月华。
吟尽江南清绝趣,亟行归觐紫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