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杂咏(其二)

天空海阔任婆娑,极目冈陵髻似螺。

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

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的广阔景象与人文风情。首句“天空海阔任婆娑”,以广阔的天空和大海象征台湾的辽阔与自由,表达出诗人对这片土地的赞美之情。“极目冈陵髻似螺”则以奇特的比喻,将远处的山峦比作女子的发髻,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台湾的自然美景。

接着,“草地桑苗迟作赋,鸿濛笔墨渐开科”,这两句通过对比草地上的桑苗与鸿蒙初开时的笔墨,暗示了台湾社会的发展与变迁,从原始状态逐渐步入文明社会的过程。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台湾未来发展的期待与祝福。

“狰狞番女披衣少,劳苦车牛涉水多”两句,描绘了台湾原住民的生活状态以及当地人民的辛勤劳动。原住民服饰简单,生活条件艰苦,但勤劳的人民不畏艰难,用双手创造生活。这里既有对原住民生活的同情,也有对台湾人民坚韧精神的赞扬。

最后,“五十年前兵甲事,犹馀父老为谈么”两句,回顾了台湾历史上的战争往事,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感慨。尽管战争已过去多年,但那些经历仍被年长者们铭记于心,成为他们讲述的故事的一部分。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台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特色,还蕴含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展望,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收录诗词(2)

陈兆蕃(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其一)

简膺虎竹出天潢,重倚长城奠楚疆。

越海移幢游釜纵,闽封提旅丑蛮张。

肤功巳奏题铜柱,圣虑无烦宠凤章。

南国祇今遗泰泽,金环千载映辉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恭纪惠献贝子王平定浙闽功迹颂言(其二)

功仁积累后昌宜,莲幕重开制两师。

浙水闽山隆旧祀,彝樽龙勺仰新祠。

香飘汉末浮龙黼,璧耀牛墟引凤旗。

槎使同疆逢盛典,未兴趋事共讴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喜雨纪事复张道长

夏木森森鸣播谷,村农拥耜待耕作。

膏田未泽莫乘时,举首云霓心如灼。

蠲济飞章方入告,难堪旱魃重为虐。

重膺宠命在封疆,感召未能责岂薄。

行祷省躬虔对神,龙潭祝水步初却。

油然倏尔幔长空,殷殷雷声飞电烁。

甘霖日夜续倾盘,四野田畴苍漠漠。

处处蓑锄忙陇亩,新苗秀发欢奚若。

幸叨天鉴降鸿庥,协气和声通寥廓。

海甸清平民业安,与君正好欢杯酌。

凛然感应勉忠诚,报国唯期切民瘼。

从此及时雨泽绵,一封大有奏天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番社杂咏二十四首

荒地欲松园更腴,诛茅覆草令秋枯。

种时禾秸惊风雨,杂植还教薏苡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