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人面看花花笑人,春风吹絮絮催春。
韶华虽好多头绪,何似秋空不受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日赏花图景,通过对比和反衬,表达了对纯净无暇境界的向往。
"人面看花花笑人":这一句抓住了春天万物复苏、花开满径的情景,人们仰望着花朵,花儿仿佛也在回应人们的欣赏与喜悦。这里的人和花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的关系,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活力。
"春风吹絮絮催春":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吹得桃絮(即桃花的花蕊)更加蓬勃,仿佛在提醒着大自然要加速进入春季的步伐。这不仅是对春天气息的描写,也暗示了时间流逝的概念。
"韶华虽好多头绪":这里的“韶华”指的是年轻时光,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年轻美好的怀念,但也承认这段岁月中不乏纷扰和烦恼。"多头绪"即是指那些复杂的心事和世间的羁绊。
"何似秋空不受尘":最后一句是全诗情感的高潮,也是主题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清净无为境界的向往。秋天的晴朗天空,不染尘埃,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精神纯洁的状态。这一句不仅赞美了秋空的美丽,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赏花场景的描绘,以及对比秋空的清净无染,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和精神境界的独到感悟。
不详
提封犹是古方隅,庙食何惭百世馀。
醴酒不陈宾客去,至今遗俗重诗书。
自方国小难回袖,不畏秦彊欲奏盆。
遥想调琴堂上日,仁风曾使满千门。
一瓶一钵远山寒,野路梅花已向残。
自古吴门十万户,莫疑开口告人难。
不将台榭压城闉,争奈长淮四面春。
闻道公馀一吟啸,满天风月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