瞻三峰

高似削成标突兀,奇于隐处露精神。

山中上下回环看,始识三峰面目真。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对三座山峰的仰望与探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首句“高似削成标突兀”,以“削成”形容山峰的陡峭峻拔,用“突兀”突出其独立不群的姿态,形象地勾勒出山峰的雄伟气势。次句“奇于隐处露精神”,则揭示了山峰的另一面——在隐蔽之处展现出其独特的魅力和内在的精神,暗示了自然之美往往隐藏于表面之下,需要深入探索才能领略其精髓。

后两句“山中上下回环看,始识三峰面目真”,进一步描述了诗人通过全方位、多角度的观察,才真正认识到三座山峰的全貌和独特之处。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也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由表及里的深刻理解,以及在探索过程中获得的满足感和认知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三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以及在自然面前的谦逊与敬畏之情。

收录诗词(232)

李寄(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华阳道上

华阳道上又何如。碧翠莲花簇太虚。

驴背频频回首望,旁人错唤倒骑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望王刀三洞

幽人栖隐处,白云望且重。

老樵浩歌来,指点王刀洞。

形式: 五言绝句

仲春自池阳发归余有华山之游先期三日取径道抵渭南

游春还一笑,自问此何时。

徒作田文客,将寻王猛师。

杂花明去眼,垂柳荡閒思。

若再骊山过,应添怀古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二月廿八华州道上见杨花志感

今年二月晦,杨花迎马蹄。

去年四月朔,始见杨花飞。

胡为早一月,似送行人归。

秦人不可友,秦地不可栖。

斗米钱半千,烧柴如烧扆。

尺鲤臭始售,薄酒浊不酾。

馍馍叫满街,五味独重醯。

一语辄攘臂,鬼蜮工面欺。

北悍而南诈,秦俗两兼之。

二麦稍不收,鸣镝门外驰。

杀人眼不瞬,攘夺至衫衣。

今者旱最甚,麦槁亩如炊。

灵旗走巫觋,原野春惨悽。

况我客二载,看囊惟有诗。

贫贱减意气,见人便头低。

去去恐不速,杨花何依依。

愿假春风力,吹汝过隋堤。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