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无著

逢人称宿腊,玄解少人知。

俗浊唯贪隐,禅高不碍诗。

水边秋杖屦,石上雪须眉。

鸡犬添邻曲,还同赋紫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遇到别人就谈起冬日的修行,这种深奥的理解很少有人能理解。
在世俗的浑浊中,人们只追求隐居的生活,而在修行高深时,诗歌创作并未受阻。
秋天时,我常在水边拄杖漫步,石头上的霜雪仿佛染白了我的胡须和眉毛。
随着邻居的鸡犬声增加,我也加入了吟咏紫色灵芝的行列。

注释

逢人:遇见他人。
宿腊:冬日的修行。
玄解:深奥的理解。
俗浊:世俗的浑浊。
贪隐:追求隐居。
禅高:修行高深。
杖屦:拄杖漫步。
雪须眉:霜雪染白胡须和眉毛。
鸡犬添邻曲:邻居的鸡犬声增加。
赋紫芝:吟咏紫色灵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清壹的《寄无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禅修与文学的兼修态度。首句“逢人称宿腊”描绘了诗人与人交谈时提及自己长期修行的经历,暗示了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次句“玄解少人知”则强调了诗人对于深奥禅理的理解并非一般人所能轻易理解。

第三句“俗浊唯贪隐”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追求,认为在污浊的世风中,唯有隐逸才能保持内心的清净。第四句“禅高不碍诗”则表明诗人虽然深研佛法,但并未放弃诗歌创作,禅修的高深境界反而激发了他的诗才。

第五、六句“水边秋杖屦,石上雪须眉”通过描绘诗人独自在水边漫步、石上静坐的形象,展现了其闲适而超然的生活状态。最后一句“鸡犬添邻曲,还同赋紫芝”,以鸡犬相闻的田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诗人与邻居一同吟咏紫芝(象征高洁之志)的和谐场景,体现了诗人理想中的隐逸生活。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禅意于山水田园之中,既体现了诗人对禅修的执着,又流露出对自然与人文和谐相处的向往,展现了宋代理性与诗意并存的禅宗美学。

收录诗词(2)

释清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饥餐松柏叶,渴饮涧中泉。

看罢青青竹,和衣自在眠。

更有山怀为君说,今年年是去年年。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不是道,不是禅。每逢三五夜,皓月十分圆。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过三岭苧溪

世人休说行路难,鸟道羊肠咫尺间。

珍重苧溪溪畔水,汝归沧海我归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临终偈

动静声色外,时人不肯对。

世间出世间,毕竟使谁会。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