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古墓

西出莱城门,原陆何渺渺。

古墓如星罗,威纡带长道。

行人日往来,焉念窀穸窈。

鸱鸮鸣白杨,狐兔眠蔓草。

零落忽在斯,长夜终不晓。

贵贱昔分殊,今复谁丑好。

圣贤谅拔萃,盛德拟穹昊。

既殁常若生,希慕苦不早。

流光疾于驷,始壮歘已老。

溘焉朝露晞,微命安可保。

自非立脩名,徒劳怅怀抱。

形式: 古风

翻译

从莱城门西行,原野广阔无边。
古老的坟墓密布,道路曲折蜿蜒。
行人每日来往,怎能不思念那幽深的墓穴。
猫头鹰在白杨树上啼叫,狐狸兔子藏在草丛中睡眠。
生命消逝在此,漫长的黑夜何时能明了。
昔日贵贱有别,如今又有何分别美丑。
圣贤定然出类拔萃,高尚品德如同苍穹般广大。
虽已去世,却仿佛仍在,遗憾未能早日追慕。
时光飞逝如疾驰的马车,青春转瞬即逝,衰老来临。
早晨的露水迅速蒸发,短暂的生命如何保全。
若非树立美名,空怀感慨又有何用。

注释

莱城门:古代城市的一座门。
渺渺:形容原野广阔无际。
窀穸:墓穴。
鸱鸮:猫头鹰。
微命:微小而脆弱的生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萧索的古墓之境,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刻画,抒发了诗人对于历史沧桑和生命无常的深沉感慨。开篇“西出莱城门,原陆何渺渺”两句,不仅描绘了浩瀚的大地,还透露出一种辽阔而空旷的情怀。

接下来的“古墓如星罗,威纡带长道”则将景物与历史的厚重感相结合,古墓点缀其间,如同繁星般散布,威严而又神秘。威纡一词,更添几分苍凉。

“行人日往来,焉念窀穸窈”两句中,“行人”暗示着生命的流动与消逝,而“焉念”则表达了诗人对那些已逝世者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窀穸窈”形容古墓的深邃,亦喻指历史的深不可测。

下片“鸱鸮鸣白杨,狐兔眠蔓草”一段,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古迹间的和谐共存,但这种宁静又不免让人联想到生命的脆弱和历史的残酷。

“零落忽在斯,长夜终不晓”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无常感受,以及对时间流逝、光阴荏苒的深切体会。这里的“零落”与“长夜”都象征着时间的毁灭力和生命的有限。

随后的“贵贱昔分殊,今复谁丑好”则转向对过往历史人物地位变迁的反思,通过这种对比,强化了诗中对于历史无常、人生易逝的主题。

接下来的“圣贤谅拔萃,盛德拟穹昊”一段,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和盛德事迹的怀念与赞美之情。这里的“谅拔萃”和“拟穹昊”都形容历史伟人的功绩及其影响力,但语气中不免带有一种对于过去辉煌无法复返的感伤。

“既殁常若生,希慕苦不早”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无法相见、怀念之情难以寄托的痛惜。这里的“既殁”一词,更显得哀婉而凄凉。

最后,“流光疾于驷,始壮歘已老”两句则是诗人对于时光易逝、青春不再的无奈感慨。而“溘焉朝露晞,微命安可保”一段,则进一步强调了生命脆弱和不可预测性。

全诗末尾,“自非立脩名,徒劳怅怀抱”两句,表现出诗人对功业与名声的淡然态度,以及面对历史遗迹时所产生的无力感和悲凉情绪。

收录诗词(392)

谢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祀先蚕六首(其六)送神用《祥安》

神之来矣,灵风肃然。云胡不留,归旐有翩。

乃举旧典,岁以告虔。降福我邦,于万斯年。

形式: 四言诗 押[先]韵

祀先蚕六首(其五)亚、终献用《惠安》

日吉辰良,礼备乐作。精诚内孚,俎豆交错。

升歌清越,侑此三爵。黎民不寒,幽显同乐。

形式: 四言诗 押[药]韵

祀先蚕六首(其四)酌献用《美安》

盛服承祀,出自公桑。衣不羽皮,利及万方。

百味旨酒,有飶其香。神其歆止,洋洋在傍。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祀先蚕六首(其三)奠币用《娱安》

化日初长,时当暮春。蚕事方兴,惟后惟嫔。

丝纩御冬,残生济人。敢忘报本,篚币是陈。

形式: 四言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