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黄锦所作的《和李二何年兄》其一,通过回忆与友人李二何年初次相遇时的情景,表达了对李二学问充盈、才华横溢的赞赏之情。诗中运用了“鹿鸣宴”、“雁序群”等典故,形象地描绘了李二在学术界的地位与影响力。
首联“忆昔公车初发程,多君学问已充盈”,开篇即点明了与李二初次相遇的情景,强调了李二在学问上的深厚造诣。这里的“公车”原指古代选拔官员的考试,此处借指初次见面的场景,暗示了两人因共同的学术追求而结缘。
颔联“鹿鸣宴里谁骧首,雁序群中我应声”,进一步描述了李二在学术界的卓越表现。鹿鸣宴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后的一种庆祝活动,这里用来形容李二在学术研讨会上的领袖地位;“雁序群中我应声”则表明了自己作为李二的追随者,在学术讨论中的响应态度,体现了两人之间的默契与合作。
颈联“自逐风尘惊骏骨,早从坛坫主齐盟”,通过“骏骨”这一比喻,赞美了李二在学术道路上的坚韧不拔和卓越成就。同时,“早从坛坫主齐盟”则暗示了李二在学术界的领导地位,以及对同道中人的影响与引领作用。
尾联“而今老大怀知己,肯负忠信过此生”,表达了诗人对李二的深厚情感与敬意。随着岁月的流逝,两人都已步入晚年,但对彼此的忠诚与信任并未减退,诗人愿意以忠信为本,与李二共度余生。这一联不仅深化了友情的主题,也体现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与李二交往过程的回顾,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和相互间的尊重与欣赏,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学术追求与友情价值的重视。